【本報訊】電費加幅後日揭曉,料是近三年新低;同日兩電會公佈最新的五年發展計劃,主導未來五年電費加幅。若計劃准許投資額越多,兩電可按9.99%准許回報率賺更多利潤。消息稱,港燈打算在五年計劃提出新建燃氣發電機組,正與政府討價還價。學者與環團均指出,兩電現有機組在未來五年內仍然夠用,而每擴建一個機組造價最少30億元,可令電力公司可多賺近三億元,質疑是否有擴建需要。
記者:潘柏林
政府審批兩電的五年發展計劃時,會估計期內電費及資本投資,上一個五年計劃是2009至2013年,當時兩電曾提交天價投資建議,中電提出造價104億元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港燈則建議造價50億元的新建風力場和燃氣機組L10號,但被政府一一否決。不過,中電最終可賺取利潤的投資支出仍達399億元,港燈則是123億元。
專家:五年內無需要
消息稱,港燈新提交的五年計劃,要求建造數十億元的燃氣發電機組,港府傾向反對,雙方正在僵持中。而中電料可獲南方電網和大亞灣核電廠支持,未來有多元電力供應。
翻查港燈今年中期報告,表明遞交予政府的五年計劃,會建議擴大燃氣發電容量,取締需要退役的燃煤機組。惟政府過去一直持反對態度,去年在立法會稱即使增加天然氣發電比例至五成,仍毋須增加新機組。
能源專家兼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余遠聘表示,每增加一個燃氣機組成本便達30億元,電力公司可多賺近三億元,「兩電梗係想加啦,加咗機組帶嚟幾億嘅回報,其實呢幾年就算唔加都唔會缺電,講緊五年計劃,唔係10年或者15年」。
他指出港燈燃煤機組短期內仍未退役,加上減排壓力較小,未來五年毋須增加機組。反而中電青山發電廠的煤電機組未來兩、三年陸續退役,長遠或有需要增加燃氣機組取代。
疑以備用電量作藉口
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古偉牧分析,兩電或以備用電量作藉口,提出增加機組才能確保三成備用電量。
城大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總監鍾兆偉指,機組退役並非作廢,可轉為備用機組使用。未來增加機組關鍵在於發電燃料組合,若政府將天然氣發電比例增到四至五成,港燈需要增加天然氣機組。
鍾兆偉直言,社會要衡量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願意付出多大代價增用清潔能源。
杜琪峰&鄭秀文齊齊《亂噏24》同3個大帝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