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給公屋居民一條生路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
給公屋居民一條生路 - 李兆波

審計署不久前的報告指出公屋富戶的流轉很慢,有議員認為即使是富戶租金,也比起私人市場便宜。他們的意見基本沒有錯,公屋是給予社會上最有需要的一群,可以有能力住私人住宅的便應該遷離公屋,可惜這個能力會隨着市場的情況而變化,每月供款應該不成問題,問題反而是首期方面。

公屋富戶亦難置業

從前公屋的居民有兩條出路,一條是購買房委會的居屋,另一條是購買房協的夾心階層住宅,此方法行之有效,有能力購買物業、但未到私人物業水平的市民可以考慮居屋及夾屋,再有能力時才考慮買私人樓,可是此路在2002年後已完全不通。
公屋富戶不是不想有較佳的環境居住,而是市況不利他們置業。居屋夾屋停售,私人住宅樓價的升幅亦超越了公屋富戶的負擔能力。置業不是一年內可以安排的事情,因為是一項長遠的投資,倉卒地搬出找租盤,也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找到,商業市場的業主會隨時加租,一個月內要遷出,那時一家人將如何在短時間內找到單位?
現時的討論集中在資助方面,即是以財務方法來看全盤的問題,這不是最好的角度,畢竟房屋問題與社會穩定有很大的關係,政府花一些金錢換來社會的穩定,市民安居樂業,這些結果不可以只用金錢來量度。
可惜無論是審計署或是有些議員,都只以金錢的眼光來分析,沒有以更宏觀的眼光來看香港的房屋問題,包括物業的角色,是用來居住,或是用來投資。各類型物業的需求,單單喊口號說公屋富戶霸佔資源,並沒有對症下藥。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

杜琪峰&鄭秀文齊齊《亂噏24》同3個大帝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