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士人苦心,並不宣之於口,驚擾心弦的,是舞台上女生的一顰一笑。兒時隨父親、國民黨軍官賈伯濤來港避亂世的賈麗妮,一雙眼珠記載匱乏與繁華,60年前新亞書院曾經有過的舞台,女生粉墨登場上演的《三娘教子》,讓南來的國學大師唐君毅、錢穆滄然淚下,為學生張羅學費、籌謀前路,亦師亦友、亦父亦女。一間史館,口述老時空的師生之情。
免半學費讀新亞
快將八旬的賈麗妮是典型流亡香港的孩子,五十年代隨父親、黃埔軍校首批畢業生賈伯濤來港,1952年入讀新亞書院中文系,當年17歲的她是全校年紀最小的學生,至今未有忘記在四樓的課室、在樓下的米舖,那擠逼、侷促的「校園」,「嗰時屋企好窮,二年級畀唔到學費,於是我冇返學,留喺屋企」。
憶述當年窮苦,賈麗妮對老師心存感激,「當時嚟到香港,唔識廣東話,大家都係講四川話、上海話,只係識方言,嚟到新亞老師係講方言,我哋終於搵到地方讀書,畀到我哋機會」。
錢穆託同學請她上學,免她一半學費,又為她在圖書館找到一份助理職務,應付學費和家用。畢業那年,她在400多人中脫穎而出,成為兩名獲國家航空公司聘用的空姐之一,月薪2,000元,是一般大學畢業生的10倍。錢穆知其經濟困難,安排在台灣師範大學完成尚餘的六個學分;又去信台灣教育部副部長,開通賈入學之路,賈麗妮非常感激錢穆的扶持。
與葛蘭笑談當年
賈麗妮移居美國50年,近日回港與校史館談口述歷史計劃,捐出2,000藏書,昨晚與老朋友葛蘭聚首,談笑話當年。
她在學期間創辦「新亞國劇研究社」,醉心京劇,曾在校內演出《三娘教子》,感動當年在刻苦中教學的錢穆和唐君毅,觀賞時一度落淚;又與梅蘭芳家族淵源深遠,1988及1998年曾邀請梅葆玥、梅葆玖姊弟往美國親自指導,蔣介石、鄧小平及習仲勛均是她的觀眾。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