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戲】
「那天在工作坊中,人家向我演繹某種情緒,我卻怎樣也弄不明白是甚麼。我仍在想,是不是我平日觀察別人不夠細心呢?」數周前的一個經歷,P還在繼續咀嚼箇中意義。
抒發情緒平衡心理
那天我們做了一個演繹情緒的戲劇活動。我向每位參與者分配一個情緒字詞,但不直接告訴他們是甚麼;他們必須從別人演繹當中,嘗試觀察和感受該情緒到底是甚麼。接着,興奮的人和抑鬱的人同枱用膳,憤怒的人與恐懼的人一起搭電梯……一個又一個情境給演繹出來,各人從對手的表情、語氣和動作尋找情緒蹤迹。漸漸地,「呀!」「啊!」大家陸續領悟到自己的情緒字詞,但也有幾位像P一樣,直至活動完結還是毫無頭緒。
領悟不到,是否就如P所說,是因為平日對人不夠觀察入微?這或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可能,則是自己對某些情緒並不熟悉,譬如一個自信的人,很少體驗到迷惘的狀態,面對別人有這種情緒表現,也辨別不到、理解不來。戲劇扮演是個探索情感倉庫的機會,使人可以檢視自己熟悉與不熟悉的情緒狀態,更了解個人特質。有時候,我們會從中發現某些平日鮮有留意的特質,對自己有新發現,又或是把平日抑壓了的情緒抒發出來,從而獲得平衡心理的機會。
撰文: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課程統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陳玉蘭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隔周六刊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