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底推新空氣指數 無停課準則

月底推新空氣指數 無停課準則

【本報訊】環保署月底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取代現有的「空氣污染指數」(API)。新指數分為11級,依空氣質素對市民的健康風險而釐訂,倘達第7級的高水平,會建議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長者及兒童等高危人士減少戶外活動。署方暫無意依指數定下強制停課安排,稱會與教育局緊密聯繫,必要時彈性停課。
環保署副署長黎志華稱,本月底推出以健康風險為本的AQHI,取代沿用18年的API。新指數透過檢測空氣中四種污染物,即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粒子(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及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三小時平均濃度,與健康風險掛勾,估算出1至10及10+此11個通報等級,劃分成低、中、高、甚高及嚴重五個健康風險級別,定下對不同人士的預防措施忠告。
如達第7級的高水平,會建議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長者及兒童等高危人士減少於戶外消耗體力及逗留。

環保署月底推出「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取代現有的「空氣污染指數」。

標準更完善嚴謹

黎指AQHI較API更完善及嚴謹,故日後空氣污染達「甚高」水平的日子會比以往多,但不代表空氣質素變差,只是標準不同,市民毋須擔心。黎解釋,API只反映污染物濃度,AQHI則與健康風險掛勾,即參考本地空氣質素與因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而入院的次數間的關係,更具參考價值。API僅取空氣中污染物濃度最高者去分等級,AQHI則全面地考慮污染物間的協同效應。AQHI依最近三小時的數據計算,也較取過去24小時平均值的API更準確。
AQHI的數據一如以往來自12個一般監測站及3個路邊監測站,除了實時反映空氣質素,亦提供預測。被問到是否會效法天文台就惡劣天氣制訂停課準則,黎認為暫無必要,但會與教育局緊密聯繫及彈性安排。津中議會主席林日豐稱,校方及老師會主動留意相關指數調整上課模式,教育局亦有透過電郵等渠道通知學校,暫無必要定下強制停課準則。
新指數實施同日,署方會推出設提醒功能的流動裝置App,並於本月23日行雙軌制,新舊指數並行方便市民適應。

杜琪峰&鄭秀文齊齊《亂噏24》同3個大帝吹吹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