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常Playgroup:別了 凱晴BB - 蘇菲

飛常Playgroup:
別了 凱晴BB - 蘇菲

是的,這案的確騙了全港市民的同情心。
由B媽報案那個晚上開始,「拐嬰」成了我們最關注的新聞,人人在臉書上瘋狂轉載凱晴樣貌,主動出力,留意身邊一切可疑人。網上討論區裏各不相識的媽媽,着急又擔心凱晴的安危,中學生更自製海報到九龍城貼街招。雖然大家心知這只是大海撈針,但都抱着「幫到幾多得幾多」的心態,希望B媽早日找回女兒。

信香港有情

香港人就是這樣的了。平時各自搵食,愛八卦,見到鄰居hi、bye後卻再沒兩句,但每每在大是大非的時候,一聲號召,陌生的路人甲乙丙丁就會成為同路人,一齊去做一些事。像深水埗明哥向區內窮人派飯,就不時有一批一批互不相識的熱心人自發去幫忙;兩年前,為反對活熊取膽這殘忍行業,500名市民也浩浩蕩蕩在鬧市遊行。
還有一宗小新聞,值得回味。今年4月,大圍有女途人被小巴撞倒並被車輪壓住右腳,生死徘徊一線,趕到現場的交通警救人心切,大呼「男人出嚟幫手!」瞬即一呼百應,熱心途人和警員馬上組成「18壯男」排在小巴車身旁,聽警員說「1、2、3」即合力托起車身,結果警員能極速救人並將傷者送院。其中一位有份抬車的地產店舖職員這樣說:「香港有情,個個見到都一定會幫,香港人好熱心!」
至於拐嬰案,原來凱晴BB早已死亡,連日擔心凱晴安危的朋友,都說被騙了,後悔對新聞太上心。唉,被騙的確難受,不過,經年積聚下來,這小城裏小市民的有情有義,有目共睹,像大圍「18壯男」的救人事迹,證明仗義之舉的確能救回生命。雖然這次被騙,但我相信今後小城市民依然熱心,不會變成對小悅悅見死不救的冷酷社會。最後,願凱晴BB在天國快快樂樂。

作者蘇菲,有小型飛機師牌的媽媽,拒做直升機家長,讓孩子翱翔。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蘇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