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改諮詢正式啟動,表面開放討論,但所謂「魔鬼在細節」,骨子裏充斥預設立場。「政改福祿壽」三人林鄭月娥、袁國強和譚志源紛紛強調要依循《基本法》45條及05年的釋法和07,09年人大公告的框架,提名委員會更是重點。這個論點李飛和陳佐洱也曾強調。
《基本法》第45條的確訂明「提名委員會」的存在,但同時有「廣泛代表性」的字眼。「廣泛」一詞的客觀理解就是與「數量」有關,越多就是越廣泛。公民提名就是約350萬選民,相對目前中共和港共常說着的「四大界別」以至「機構提名」,哪個更「廣泛」相信毋庸再爭拗。再這之上,《基本法》第8條訂明「沿用普通法制度」;以此為基礎詮釋第45條,可以肯定提名權人數就是沒有任何設限,把約350萬選民納為提名委員會,根本就沒有違反《基本法》;相對地,北京指公民提名違反《基本法》就是毫無道理,以至連「愛國愛港」是哪一條《基本法》的要求,中共方面也說不出。可見北京的立場只是一堆屁話。釋法和人大公告的問題,再以「普通法制度」基礎看待《基本法》第158條,「解釋權」的確在人大常委手上,可是「啟動權」只在本港法院手上,並只能因審理案件需要才可以行使,即是話05年的釋法是不符158條,是違法、甚至是違憲行為。
因此,港人毋須理會中央對政改諮詢的干預,堅守無篩選的行政長官選舉和全面直選立法會的立場。若中共堅持干預,港人甚至可以「中共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將事件提升至國際層面,作為爭取普選的籌碼。另要指出,諮詢文件提及北京「可以不任命」,這情況其實是指北京拒絕執行《基本法》第15條。中共是要緊守重重關卡,甚至有如電影《少林足球》中謝賢一角說的「球證、旁證,加上主辦,協辦,全部都係我嘅人,點同我打呀」,所以港人絕不能表現軟弱。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將在社交網站Facebook設立專頁,目的當然是要主導網上輿論。近年在網上議論時政已成為一股氣候,一些社會事件,例如包圍D&G事件、推動限奶令,都是從網上開始。所以政府既要緊抓網上輿論,同時收集論政內容以作反擊,意圖減低這些網上討論在現實世界的影響力。秉承習近平三中全會前的「在互聯網這個戰場上,我們能否頂得住、打得贏,直接關係我國意識形態安全和政權安全」之論,政府也是在執行中共的「聖旨」。
以筆者的觀察和「實戰」經驗,估計政府的招數離不開發動「五毛戰」,即是推動一大班「支持政府人士」在網上留言,和向挑戰或批評政改的人士作出攻擊。可是這些稱為「五毛」的網絡賬戶發表的言論,大多是說不通道理的爛言謬論,根本不堪一擊。「五毛戰」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引發罵戰形成消耗戰,耗掉論政者的精力和時間,減低他們發表較實在言論的機會;更甚是濫用投訴機制使某些論政者的賬戶遭到封鎖而滅聲。因此,筆者呼籲各位會在網上論政的人,該採取適當策略,避免墮入這些混戰以至陷阱當中,而一般市民而言,該開始養成在網上留意政事的習慣,並且要學會分辨事非黑白。
更重要的是,電視牌照事件已經引證到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普選一天沒有在香港落實,就不會有一個向港人負責的管治者出現。昨天的電視牌照,他日的公共交通、電費加價,3G頻譜等事,都不會出現一個惠及香港社會的局面。市民該戒除政治潔癖的心態,縱使不投入參與政改諮詢,也要關注一切事態發展。
林鴻達
時事評論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