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口與素心 - 林夕

素口與素心 - 林夕

茹素有三種心態,一為健康養生,二為宗教信仰,三為地球着想。為自身而不吃葷,終究是為自己着想,為保護地球的,是因為跟地球坐同一條船,吃素能減低地球的資源負擔,讓地球能長壽一點,或者說,讓下一代能繼續吃而現在吃得節制一點。比養生大愛些,說到底,是為地球人而吃素,抑或為地球而吃素,無謂稽考。
為宗教信仰而不殺生不吃肉,也有不同的嚴格程度。有些可以吃蛋,只要未受精即可;有些連吃葱蒜也不行,因為會牽動慾念云。這種戒法,又不是單純避免為口慾而開殺戒,而是為自己的心把關,所以即使是素,太重口味,能吃出過份的美味,引起過激的食慾都不行。
有次席上端上一味素湯,用雲南特有菌類清燉,出來有種濃濃的肉香,席間眾口稱奇。旁邊有人說,是的,有許多罕見的菇都有肉味,所以,持戒甚嚴的連這些菇也得戒口。我不知道這是真的假的,只覺得這不只是素口,而是素心。那要戒的可不光是肉,而是雜念,不但是吃,連耳目也要戒,能牽動小喜小悲的都要給屏蔽,就好像北韓人看了南韓劇會招罪孽那般。
茹素如此多動機,如此多等級,跟人心一樣複雜。不為己心,純為慈悲心,也有大小之分。植物也有生命,雖然沒長腦袋,但據說多接受音樂陶冶性情的盆栽會長得好一點,難道給咀嚼的鮮嫩白菜初生兒就沒感覺了?故所以,最嚴謹的持戒者,連喝水也要先唸唸咒,因為水中含無量微生物。
吃喝手續繁複至此,有時不免對大德們起了冒犯之心,懷疑他們喝水前唸的咒,是為流入腹中的微生物致歉超渡,還是為自己安樂呢?難啊,每踏一步,每生一次火,也不知要踩死燙死多少細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