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曼谷的動亂,暫時令曼谷旅遊業受害,還沒禍及其他地方,一位相熟媒體朋友前天下午來訪,問及泰國曼谷騷亂與香港佔中的關連,顯得甚為憂慮,他本身是溫和民主派,傾向參加佔中,但又恐怕佔中演變成曼谷事件的翻版。當然,如每一位佔中人士都是戴耀廷、陳健民般的斯文人,沒可能發生曼谷騷亂,但到時一些激進民主派必會參加,對着幹有意挑動情緒的愛字頭人士也難保不會出現,肢體衝突的出現機率還是有的,只希望香港警察嚴守中立,不像馬尼拉、曼谷警察那麼無謀無能,有效維持秩序而已。
事實上,佔中的本質應是為了爭取民主,爭取真正民主普選,一人一票,而曼谷騷亂的本質是反貪腐,反無能政府,兼且反民主。香港有法治,沒系統性貪腐,只是沒民主。泰國有全面一人一票選國會議員,民主選舉已達西方國家標準,但政府的貪腐根深蒂固,已成毒瘤,法庭不是護法的工具,有時且受貪污之風氣影響。有錢使得鬼推磨這句說話,在泰國是真理。
曼谷市民約六百四十萬人,佔全國人口約9%,加上流動人口,頂多是一千萬,這一千萬人即使全部支持不爭取民主的民主黨,也不能擊敗在鄉間大受農民擁護的「為泰黨」(首相英祿的執政黨),在一人一票的普選大原則下,為泰黨的親近農民政策(或稱民粹政策)自他信上台以來,每選必贏。為泰黨的民粹是法國社會黨、美國民主黨的民粹,原則上並無大分別,為甚麼法美不產生民眾反政府的示威問題,而泰國的民主黨(是次騷亂發起人索帖的政黨)和支持者黃衫軍卻「輸打贏要」,輸了選舉便上街,主要原因是美法有穩定公正的法治系統為民主的後盾和基石,人民不滿民選政府,仍可相信法庭不會偏私,有事可訴諸法律,由法庭主持公道,泰國人則不信有此途徑。泰國民主黨/黃衫軍的錯誤,是不從改革法治制度方向下手和反貪腐着手,反而要求放棄普選,改由「人民委員會」選舉首相,人民委員會不就是香港人討厭的選舉委員會嗎?這樣子選出來的首相和內閣,焉知不又是A貨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