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過達聞西 摺凳流星鎚

勁過達聞西 摺凳流星鎚

你家有摺凳嗎?十個有九個都答:「細個屋企人打麻雀時,四隻角各有一張。」「武器囉!七武器之首吖嘛!」摺凳與港人生活命脈相連,生活中梗有一張喺左近。就連CY參選特首之時,都攬住張摺凳。這凳,承載着多少承諾、倚賴與希望。今日特首手上摺凳不再,我們對摺凳依戀依舊,在幾個設計師手中,摺凳被分解、重組再演繹。外貌早改變,處境都變,但摺凳情懷,未變。
記者:陳慧敏
攝影:楊錦文、許有達
部份相片由相關機構提供

摺凳奧妙之處

摺凳,由三角鐵、鐵通、鐵支與木板組成,多隱藏於平凡百姓家,96年《食神》後變成七武器之首。80年代,家家都有張摺凳看門口。提到大家對摺凳的回憶,意想不到地不是用來做武器打人,個個最先想到「打麻雀」,因為打牌最重要還是要有四張凳。
即將於7日起舉行的全港性文化活動《非常香港》,便邀得本地設計師再創作、改造或重塑家傳戶曉的摺櫈,藉此喚醒香港的文化和傳統,展現香港的生活脈搏。這些本地創作將放於指定的公共空間供行人欣賞,喚醒大家對摺凳的共同回憶。

仲勁過我嘅攞你命3000?!

真‧武器之首

作品名稱:Single-Headed Meteor Hammer
設計師:Man Chen

藝術家Man Chen是中國武術愛好者,北派螳螂拳傳人,愛將武器融入藝術。《食神》薛家燕話:「摺凳奧妙之處:在於可藏在民居中,唾手可得,還可以坐着它隱藏殺機,就算被警察捉到都鋤你唔入!」直說到Man心坎。屁股下的凳,解開安全鎖,凳面變鎚頭,凳腳成把手,變成近4公斤重的「摺凳流星鎚」!惟實戰時變形時間略嫌太久是為缺點,但「武器之首」地位牢固不破。

設計師陳正文愛好武術,將之融入不同物件。

走鬼碌碌凳

作品名稱:A Moveable Feast
設計師:Kay Chan、Catherine Suen及Match Chen@Kacama

Match用「家傳戶曉」來形容摺凳。Match:「除了用來坐,打麻雀、睇雜誌、食杯麵都拿摺凳做茶几。但標誌性的傳統木紋摺凳,已換成不同形式,慢慢被淡忘。我們將之變成可移動的枱,同時保有它本來的元素。」於是,凳面變成車輪,凳腳變成枱腳,再加上可作雜誌架的把手。隨着那旋轉的木紋,帶着整個休息空間周街走,一次過滿足你唔知幾多個願望。

Match:「想保留摺凳的元素同功效,但改變它的形式,讓事情看起來更有趣。」

萬能寫字凳

作品名稱:
Advertising Chalkboard
設計師:
Eric Chow、Ian Louie 及 Pan Tang@Outofstock

摺凳還可以發聲。收買佬人去樓空之時,一張寫滿個人資訊的摺凳代他發聲。設計師Ian及Eric:「其實這椅子很簡單,又好功能性。屁股形座椅線條是北歐傢俬設計,坐得更舒適。且用上黑板物料,可隨時刪改資訊,比較環保。」

街頭的摺凳,不像牆上的廣告會被抹走,又確切在做宣傳工作。

睇穿你透視凳

作品名稱:Clear Transformation
設計師:Jason@The Dot

Jason的摺凳回憶,源自麻雀枱旁,擺滿茶杯、煙、花生與雜物的茶几。孩子們繞在旁邊走,抬頭總望不見凳上面,望不見媽子肉緊的臉。Jason:「我用亞加力膠,為摺凳增添透明感,加強小朋友與雀友的互動。而且現在的摺凳看起來更得體,放在客廳裏放書、擺Lap Top都好得體。」

將凳面換成透明膠片,一切都變得明亮通透,示意打破隔膜。

神奇微縮凳

作品名稱:The Miniature
設計師:Enoch Hui@Atelier E

這是份全球經典坐椅編年史。Enoch Hui:「過去20年,德國Vitra Design Museum一直挑選各代經典家具,造成1:6的微縮模型,若有一日他們邀請香港加入,摺椅絕對最有代表性。」

李小龍figure,則象徵這是微縮figure同好的快樂天堂。

摺凳仲可以點

More Than Meets The Eyes
設計師:
Alex Siu & Wilson Lee @ Wall Design Studio

解說:在原來的摺凳形態上,加上迷你抽屜、雜誌架、杯架或花盆架等。

Foldable Candelabra
設計師:
Xavier Tsang@BeCandle

解說:摺凳變燭台,設計師名副其實地要將成張摺凳反轉!4支蠟燭,將它由桌下不起眼的凳,變成桌上焦點。

Sum of Its Parts
設計師:
Alan Lee@ Stimulus Design Group

解說:想改變其形態又想保留摺叠功能,所以做了張食鬼般的摺枱。

Vinyl Record Case
設計師:
Philip Lau & Baldwin Pui @ Fungus Workshop

解說:在摺凳上加皮套,收藏設計師們最愛的黑膠碟,看起來還很優雅高級。

《非常香港》之「Secret Chair」

日期:
12月14日下午1時至5時
地點:
灣仔日街及月街、東美花園

《非常香港》搞乜鬼?

關於香港公共空間不足,或使用時規限多多(如不知哪塊草地可踩或不可踩;公園椅子又不准躺卧),一直都引起爭議。由今年六月起,《非常香港》已向廣大市民,搜集天馬行空的意見,各項活動無論內容及選址,都是市民的意見,是本港首個社區主導的創意文化活動。由7日至12日,在海旁、灣仔及九龍東一帶,政府放出被封閉的土地(如在觀塘,被地政總署圍起來的爛地,將開放成為舞台),給市民進行超過50個各種文娛、創意活動,而且統統免費向公眾開放。
《非常香港》策展人之一關昕暐:「其實香港在公共空間使用方面,向來都好多限制。不過近年其實都漸與世界接軌。多了好多活動如『自由野』等,都開始選在公共空間舉行。」來自南非,策展人之一的Taryn Swales:「香港有獨一無二的天空輪廓,在這樣的公共空間中進行活動,令活動與環境形成好大對比。南非有好寬闊的空間,卻沒有這種衝擊性的對比感覺。」《非常香港》活動眾多,現先介紹其中兩個,有興趣的話大家請上網查詢吧!

微型藝廊

日期:
12月14日 下午1時至5時
地點:
灣仔日街及月街、東美花園
尋找灣仔被遺忘的公共空間,有Kat Romer Greer與Rue de la Rocket留給你的微型藝廊。

FLORAL JAMMING

日期:12月8日下午12時至5時
地點:
觀塘海濱道136號與勵業街交界Tallensia Floral Art
資深花藝設計師及創立人Lowdi Kwan教你體會插花藝術,男女老幼入花叢,煩惱盡消!

《非常香港》

日期:12月7日至12日
查詢:2528 8666
網址: http://www.veryhk.org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