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同一日內,四名前任或現任問責高官都有新聞,分別是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被法院裁定破產,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太太郭妤淺違法僭建判罰十一萬元,前廉政專員湯顯明被立法會帳目委員會調查報告痛斥及強烈譴責,以及現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宣告辭職,全是負面居多。
四宗新聞表面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質卻是回歸後所謂「港人治港」衰敗的活生生寫照。橘逾淮而枳,同樣的人物,九七前後完全兩個模樣,大相逕庭,只能說明英殖民主義者百多年來在港辛苦經營的高薪養廉制度,回到名為「一國兩制」實際「一國」吞併「兩制」的國度下,已經荒腔走板,完全變質。高官集體墮落反映的社會徵象,就是上層建築已經潰爛,人民再不自救,香港就氣數貽盡,淪亡指日可待。
許仕仁是典型殖民地最高學府港大培育的社會精英,畢業後即加入政府工作,一生仕途暢順,素有「橋王」之稱。在二○○五年重返政府出任政務司司長最當紅時期,「肥龍」可謂位極人臣,權傾朝野。但其實他回朝之時,早已建立官商勾結關係,究竟為誰服務,實在啟人疑竇。如果大家不是善忘的話,應該記得許仕仁出任政務司司長,有官邸亦不入住,寧願以十六萬元租住新鴻基的豪宅禮頓山,與郭家不尋常的關係,當時竟然沒有政黨和輿論質疑。事實上,去年特首選舉前期,許仕仁已被廉署拘捕調查,逼得唐營陣前易將,但有關新聞只在《蘋果日報》出現一天,翌日便再無其他傳媒跟進,可見「肥龍」的權勢幾可隻手遮天。
今天許仕仁身敗名裂,當然是時移世易、政權易手的結果,但慨嘆之餘,大家可有察覺,許仕仁喪德敗行固然咎由自取,孰令致之不是更值得深究嗎?許仕仁的奢華生活享受,明顯與官職收入不相稱,但上市公司東亞銀行竟然可以提供高達六千萬元無抵押信用透支,做法違反一般銀行常規,如今因許破產一筆勾消,嚴重損害小股東利益,負責監管上市公司和銀行的證監會與金管局卻可以不置一詞,廉署亦沒有跟進,不是有點異乎尋常嗎?
唐英年本是地產霸權和中共培育多年的「儲君」,特首寶座唾手可得,因個人生活不檢點,大搞婚外情,不得不縱容妻子違法僭建,以作補償,結果種下禍根,競逐特首功敗垂成。要不是689自己亦身有屎,同樣違法僭建,且涉嫌作偽證在選舉中詐騙,加上政改當前,中共要求建制派團結一致對敵,689策動的政治迫害肯定不會罷休,郭妤淺亦無可能如斯輕判。可是,唐英年公私不分、目無法紀的惡行亦路人皆見,若由他出任特首一樣會敗壞綱紀,只是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湯顯明在任海關關長的時候,已備受中共統戰,大陸官場腐敗驕奢歪風,早已污染特區政府各部門,尤其是極具戰略意義的紀律部隊,廉署並非唯一例外。曾蔭權竟然委任這樣品格的貪官出任廉署首長,證明蛇鼠一窩,廉政敗象早呈,其後曾蔭權其身不正,晚節不保,淪為貪曾,實在早有迹象,不足為奇。立法會帳目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言詞看似辛辣,實質放水,因為對湯顯明個人既無建議法律行動追究,更諉過廉署社會關係處,放生奉旨承風的穆斐文,官官相衞,至為明顯。無論如何,廉署已經變質,淪為政治工具。香港失去「肅貪倡廉」金漆招牌,已與大陸城市無異,中共要同化香港的政治目的,提早完成。
梁鳳儀的辭職,當然不是冠冕堂皇的個人理由,為未來重返金管局也無關宏旨。真正的原因,恐怕與張震遠事件攸關。證監會對商品交易的違規格外施恩,拖延至最後一刻才爆煲,必有威權人士從中作梗,證監會平白孭了一隻黑鑊,即使避過田北俊動議《權力及特權法》調查真相,也不能無視最近法庭對其中一名管有訛騙虛假文件罪犯的判詞,要求警方跟進,調查張震遠是否與訛騙有關。作為證監會的頂頭上司,這把火遲早會燒到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身上,梁鳳儀及早跳船,既屬明哲保身,亦對同流合污表示抗議。只是今天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已日漸褪色,似有若無,傳媒輿論大都皇帝的新衣,視而不見、若無其事而已。
真相永遠難看,但香港的核心價值備受腐蝕已久,捂也捂不住,終於爛出面來。高官集體腐化與墮落的醜態只是開始,肯定層出不窮,陸續有來,大家等着瞧吧。
黎則奮
時事評論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