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個股神畢菲特的故事,時間是1984年,地點是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當時股神出席一個慶祝價值投資聖經《證券分析》出版50周年的會議,與大名鼎鼎的經濟學教授Michael Jensen展開一場辯論。Jensen直指股神的成績,其實只是靠運,有如在一場擲毫比賽中連開20鋪公。股神為之氣結,反駁說全美國有2.25億人,如果一齊玩擲毫,應該有215人可以連開20鋪公,但這200多人理應隨機分佈在不同角落,而非像現在般,集中在價值投資派的村落。
開完會後,股神對於被挑機仍念念不忘,更為此事撰寫長文,反駁這些認為市場無敵的論調,不過這場大辯論最後不了了之,提起的人不多。股神是死好運還是真高手,在學術界沒有再掀起波瀾,直至最近,終於有學者為其平反,發表長年追蹤巴郡業績的研究,結論是:股神絕非好彩,但也不是神,其萬夫莫敵的戰績,沒有秘密,沒有神秘感,甚至有點老生常談,而且可以複製,問題只是能否持之以恒,信念如一。
槓桿 + 價值投資 非僥倖
由兩名前高盛基金經理與一名丹麥商學院教授近日發表的研究報告《Buffett's Alpha》,嘗試拆解股神成功的秘密,他們發現,股神的經調整風險回報,雖然出色,但並非神級,平常時間,也有基金經理可以超越,令其他基金望塵莫及的,是股神可以持續佳績30年,論長跑,股神完勝。
股神能長期締造佳績,其中一個原因,是運用槓桿,數十年來其平均槓桿達1.6倍,亦即是以孖展谷大回報,資金來源是超低融資成本的保險業務,以及被他稱之為大殺傷力武器的衍生工具。更重要是,股神有能力在市況不利時,仍能維持高借貸,好像科網年代時巴郡股價一度累積下跌44%,但股神仍可以堅持策略,而不怕被其他股東找麻煩。只要以同樣槓桿比率來買大市,則巴郡跑贏大市的幅度,將由13%減至9%。
長期跑贏的另一原因,也是老掉牙的價值投資,股神專揀一些安全系數高(低啤打及低波幅)、低市賬率、有穩定盈利、有增長及高派息的股份。
三名學者使用相同準則,合成一個模擬股神投資策略,發現也可以追貼真人版,而且相關系數不低,達到0.75。
揀股能力 更勝改善管理
研究的另一個有趣發現,是比較巴郡的上市投資及非上市投資,發現上市投資的回報跑贏非上市的部份,由此推斷,股神的揀股本領,比改善管理為佳,既然這樣,巴郡為何仍投資於私人公司,而且佔整體的比例不低。學者估計,應該是因為非上市的保險業務,能提供穩定資金來源,巴郡的槓桿,便起碼有多達36%來自這些業務。
研究一方面為股神平反,推翻靠運的說法,但同時又表示人人都可以做股神,即使借貸能力有別,但要模仿一招半式,應該不難。那麼誰是這場大辯論的輸家呢?或許是當日揶揄股神的Jensen,不過其擁護的有效市場論,又剛剛為三位經濟學家奪得今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算不算皆大歡喜呢?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足本收睇《亂噏24》x 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