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編輯打來約稿,並告知會刊登在娛樂版,心感奇怪:現在還有人看娛樂版的嗎?
不是娛樂版的問題,而是當今天港聞版的娛樂性更高、HKTV發牌事件的發展比電視劇還峯迴路轉、TVB封殺壹傳媒比當年4大唱片公司杯葛TVB更juicy時,娛樂版還有甚麼存在價值?就以「世紀婚禮」為例,蔡加讚的婚禮中雖有汪圓圓的「金豬頸鏈」,但豈及得上沈旭暉婚禮中梁振英與黃之鋒零距離接觸般震撼?前者或有不少商界名人出席,但知名度又怎及得上後者中粒粒皆星的政界猛人?
全方位焦慮絕望
再者,曾有些文化學者觀察說,人們對娛樂的需求,是建基於「信有明天」的希望,即今天「日頭猛做」,晚間會「輕鬆番一下」,全因知道明天又要起來搏殺。但假若我們連明天是否「有工開」都不知,還有甚麼心情娛樂?話說回來,90年代樂壇、港產片以至整個娛樂圈的「興盛」,又彷彿與當時經濟和政治的相對穩定並駕齊驅,人們除搏命搵錢以外,相對較少其他的煩惱。
反觀今天,試問我們對明天感到充滿陽光還是灰灰的?做父母的,要擔心能否替嬰兒買到奶粉,或子女能否入讀幼稚園;大學畢業的,除憂慮能否找到工作以償還數十萬元借貸外,更要盤算輪候公屋會否被扣分,還是租住劏房;住祖家的,又可能隨時被勒令搬走,祖地和耕地要收來作「發展」之用;做小生意的,又擔心加租3倍隨時關門大吉;行山的,將面對郊野公園被納入「鄉郊式發展」,變成一棟棟的超豪獨立屋或富商的臨海別墅,休憩的去處買少見少;看電視的,也不知能否一嘗HKTV的鮮味,還是要永遠忍受「雞汁」;連做官的,也不知可以抵受「廚房」的高溫多久,要作好「跳船」的準備;我們爭取已久的普選,隨李飛所說的「特首必須愛國愛港」和「不可與中央對抗」等越變鳥籠,將來只有「爛橙」與「爛蘋果」之選的事實越見清晰。這種全港性「全方位」的焦慮和絕望,自89六四後前所未見,難怪人人開始講移民,離港數字屢創新高。
觀眾睇劇變麻木
沒錯,正如03年沙士時演唱會依然大賣一樣,社會越瀰漫負面情緒,對娛樂的需求理應更高。可是,「娛樂」也如止痛藥般,多服了,我們產生抗藥性,越服越無效。即是說,當藥方10年不變,《獎門人》繼續重複到不知第N季,劇集繼續以不同行業配以相同的人物關係和情節,觀眾也會麻木;繼續睇,只因無其他東西看。
娛樂版要重振聲威(而我不知它有否威過),看來再多幾則緋聞、露點、整容也無補於事,人們已見怪不怪,除非能跟現實生活扣連,娛樂得來也要與時並進。在娛樂版看見這欄,你受不了吧?太heavy了吧?這是第一期,又且看這欄可捱多久?
爾娛我炸
撰文:周博賢
全能音樂創作人,以文字關懷社會。
本欄逢周三刊登
全民起義,網民話事!
立即登入萬千星虧頒獎禮投票網,投下心目中最虧之選。
http://campaign.appledaily.com/tvawards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