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則鳴】
於東九龍炙手可熱的啟德發展區,房屋委員會興建兩條公共屋邨,其中「德朗邨」有一座被命名為「德瑞樓」,竟與位於藍田的「德田邨」其中一座樓宇擁相同名字。有學者及熟悉公屋歷史的團體同指公屋樓宇「撞名」鮮有聽聞。
記者:陳詩雅
讀者Raymond最近上網查閱九龍啟德發展區即將落成的公共屋邨「德朗邨」,發現其中一座樓宇為「德瑞樓」,「我醒起藍田嘅『德田邨』都有座『德瑞樓』」。他隨後搜尋房委會網頁,確認兩條屋邨出現「撞名」。他質疑道:「兩條公共屋邨都喺東九龍,兩座樓都同名,寄信收件會唔會令人混淆呢?」
房署一早知
房屋署承認擬定新屋邨名稱時沒既定的守則,負責同事會採用鏗鏘悅耳、寓意吉祥,又能反映地方傳統風貌的名稱。當名稱擬定後,會以電腦初步複查,確定與現有的名稱大致沒重複。若命名通過,便會正式諮詢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務員事務局轄下法定語文事務部及各地方團體等。如無反對,會再經房署內部批核。
該署指早在電腦初步複查階段,已發現德朗邨其中一座樓宇名稱與德田邨德瑞樓相同,但全港有超過1,100座公屋大廈,名稱重複難以完全避免,只要確保屋邨名稱沒重複,便不易令市民混淆。由於德朗邨的屋邨及樓宇名稱已被廣泛知悉及使用,故不會更改。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指,過去未曾聽過有其他屋邨「撞名」,他認為房署此次是擺烏龍應更改樓宇名稱,「有啲舊街坊會話自己住邊座樓,唔會講住邊條屋邨,咁樣就有混亂」。不過,他也認同有些現代人多講屋邨名,少以樓宇名識別的。
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何佩然指核對兩屋邨的資料後,發現兩幢樓宇雖中文名相同,但英文則不同;德田邨中的「瑞」字用「Shui」,而德朗邨中的「瑞」字用「Sui」。她指以往未聽過同類情況,然而,在最初以電腦篩選時應避免重複,「如果話救火救人,心急得滯只係講咗『德瑞樓』就可能引起誤會」。不過,她估計邨內樓宇多屬同區居民出入,少有誇區居民出入情況,故問題不大。
檔案編號:1018046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