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令矛頭指向地多人少的粉嶺高爾夫球場,在村民要求政府收回球場發展之際,從未出現於歷史建築評級名單的高球會會所,突然與同在球場內的行政長官別墅分別被評為二級及一級歷史建築。議員認為,評級無礙收回球場發展,歷史學者更指保育建築可作新發展區的地標。
記者:林偉聰
在1934年落成的行政長官粉嶺別墅在2009年被公眾推選列入評級名單,近日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的專家小組建議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即「具特別重要價值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古諮會今開會討論。別墅是典型殖民地建築,樓高兩層,有客、飯廳及四個睡房,亦有網球場、燒烤場、直升機坪等設施,供歷任港督及回歸後特首度假及宴客。
1946年,前港督楊慕琦曾向香港官立鄉村師範專科學校借出別墅作為臨時校舍;事隔67年,特首梁振英上月中就邀請一班該校的舊生重返別墅參觀。港大建築系助理教授李浩然指,別墅在回歸前後都是最高首長居所,富歷史價值,故被評為一級。
粉嶺高球會的會所於1914年落成,歷史比粉嶺別墅更長,但因歷史價值不及前者,故只獲評為二級,即「具特別價值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會所主要屬歐陸式設計,設施包括英式裝潢的餐廳、泳池、閱讀室等。
可成新發展區地標
比起粉嶺別墅,高球會會所的評級就「突然」得多,直至9月更新的評級項目清單都未見其蹤影,僅兩個多月間就完成申請及專家評級程序。年中新界東北發展的爭議中,不少矛頭指向地大用家少的粉嶺高球場,有報道就指香港高球會在10月曾牽頭與高球界商討「保場大計」,其中一個策略是爭取場內建築的歷史評級。香港高球會昨回覆否認向當局申請評級,但強調球會是香港歷史的一部份,對古諮會的最終決定感興趣。
主張收回粉嶺高球場的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估計,兩建築突然評級或與政府欲保留高球場有關,但他認為評級無礙收地發展,「發展都唔一定要鏟起晒嗰個地方」,即使保留歷史建築,其他地段亦可用作發展。李浩然認為,評級對將來新發展的規劃有幫助,他指缺乏地標是開拓新發展區時經常遇到的問題,現時區內有兩座現成的歷史建築作地標,可活化作社區中心及公園等。
足本收睇《亂噏24》x 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