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動社會的「拐B案」終水落石出,那邊廂警察揪出元凶,拘捕BB媽媽,這邊廂大家的討論從未休止:「一早覺得呢個人相當有嫌疑!」全民集體變身神探伽俐略。也難怪,事件中市民透過網絡積極參與尋B,集網民之力企圖找出線索幫助破案。尋人街招網上化,今天找來金牌偵探張大偉對網絡尋人行為抽絲剝繭。
記者:溫曉嵐 攝影:潘志恆
「拐B案」爆出之初,社交網絡充斥尋B啟事,看到凱晴的可愛笑臉,網民絕不吝嗇那一下按Share的微小動作,一有任何事態更新,旋即被網友瘋傳;至警方日前拘捕凱晴媽媽,facebook再被洗版。對於網民積極參與尋B以及媒體大肆報道,私家偵探張大偉認為這對案件分別有正面及負面的影響:「正面來說,多了傳媒關注這件事,多了網民評論,就連政府高層、特首都關注件事,警方對案件會更重視,辦事更積極,對調查不會鬆懈。然而有時網民胡亂猜測,發佈一些不實虛假的消息,有可能會影響執法部門的調查進度;而在媒體及執法部門高度重視下,可能會觸發犯案者的神經,狗急跳牆下,對BB女處境可能更加不利,這是負面影響!」事件中就正正有網民錯誤轉貼另一B女的相片,連累無辜媽媽慘被當作「拐子婆」。張大偉對網民反應有如此評論:「B女案件最初懷疑涉及內地人拐帶兒童,觸及本港家長自身,加上現在中港矛盾問題日益嚴重,令到案件過度發酵,網民可能從客觀評論變成主觀推定。」至於網絡尋人是否有效,張表示要視乎尋人性質而定,「如有親友走失,應即時報警及請有關專業人士幫助」,然後靠網絡集合群眾力量,擴大消息來源,也可增加成功機會。不少老人小孩走失個案,先是網民在網絡轉貼,及後得到媒體報道,當中不乏成功尋回失蹤者的個案。
有出境無入境
張大偉透露每年約接到150個有關失蹤尋人的個案,「但成功尋人的比率不高,跟紅十字會的尋人服務差不多,成功個案只有約三成。」他表示失蹤人士背景越複雜,調查線索就越多,「接到案件,我們會先找出可導致失蹤的原因,例如先查一查失蹤人士有沒有財政問題,若查到他有欠債,九成九是為了避債而自行失蹤。」而近年則多了港男到內地娶妻,到大陸接受官方問話之後失蹤的個案,「而最離奇是有男子失蹤,在香港有出境紀錄,在大陸卻沒有入境紀錄,即是在羅湖橋上失蹤!」是失蹤還是被失蹤?天曉得。然而張多番強調現時大陸公安查案手段高明,辦事非常有效率。
面對清官也難審的家庭事,張受委託尋人,出於好意也希望對方能一家團聚:「有位媽媽想尋找失蹤七年的女兒,拋出令人痛心的一句『我想知道佢係生係死』。」張形容個案是再尋常不過的故事:女兒本為乖乖女,後來認識了男友便「學壞了」,態度變差令母女關係破裂,女兒離家出走,從此消失,「其實很不尋常,正常離家出走不會斷六親,總會跟某些親人或朋友聯絡吧。」然而張接手後不消一個星期便把女兒找出來了,「非常簡單,用女兒名字查一查有沒有手提電話登記紀錄就知道了。」不過張沒有即時安排母女相認:「我勸那位媽媽不要直接上門找女兒,因為若女兒得知母親找偵探查自己,一定會反感,於是我便建議她在女兒出沒的場所徘徊,找機會扮偶遇相認。後來人為的偶遇發生了,母女也冰釋前嫌,女兒帶同孩子及丈夫回家吃飯,大團圓結局。」
網民爭起底
警察尋人,偵探尋人,網民都很喜歡尋人,坐在家中便可以將人家大起底,但找錯人分分鐘連累人無辜受辱,各位網民請三思。
成功
壁報貓
去年一名城大男人疑貪玩,把小貓以牛皮膠紙貼在床背虐待,網民遂把男生起底,最後男生自首,被判守行為。
500港女
去年11月,一名準新娘在facebook發文,謝絕封五百蚊人情的朋友參加其婚宴,女子遭起底,連擺酒日期及地點均被公開。
10蚊利是
一名女網民上載拆利是照片,並詛咒人「下世做張10蚊紙」,事主即遭大起底。
龍小菌
網絡歌手龍小菌一直戴上面罩,被網民多番起底,最後龍小菌都要除罩示人。
失敗
假凱晴
凱晴疑被拐初期,有網民的B女被誤會是凱晴,相片被瘋傳,無辜受牽連的B媽呼籲網民把女兒照片刪除。
假14巴港女
14巴港女引起社會譁然,有人誤會一澳門女遊客是她並將照片放上網,累她要親自澄清。
足本收睇《亂噏24》x 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