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上月中米蘭站(1150)宣佈接獲第三方洽購。消息人士透露,當日接觸公司的潛在買家,正是內地名牌寄賣網寺庫,寺庫希望能藉收購或入股米蘭站,實現借殼上市。但據悉,米蘭站有意賣盤消息一出後,即吸引了至少兩名「程咬金」,有興趣出手爭購,為交易添上變數。
內地寄賣網擬借殼
據寺庫的網站介紹,公司成立於08年,為內地首個奢侈品網上寄售平台,現時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設有會所,會員人數約60萬。寺庫網有售賣包括Chanel、Gucci及BV等名牌的二手及全新貨品,猶如「內地版的米蘭站」,不過其業務模式主要以收取佣金為主,與米蘭站會買斷「坐貨」的做法略有不同。
消息又指出,早前接觸米蘭站欲提購的潛在買家正是寺庫,如可落實收購,即大為增加寺庫成功借殼上市機會。據內地媒體報道,寺庫由2011年至今,曾3次引入基金注資。
消息透露,有關寺庫的商談仍處於初步階段,惟米蘭站獲洽購的消息一出,即引來至少兩名甚具實力的潛在買家均表示興趣,或有機會出手爭購,料交易本月內未必有結果。
米蘭站上市僅兩年,當年公開發售獲超額認購近2,180倍,成為史上超購王。但掛牌首日即是股價見頂之時,上市3個月後即「潛水」至今。米蘭站早前發盈警,中期業績虧損1,030萬元。主席兼大股東姚君達9月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未來會轉做中價貨,認為這盤生意前景仍然向好,只是自由行最光輝日子已過。
殼股有「嫩口化」趨勢,半新股都成為賣殼對象。證監會昨就2012年交易所規管上市事宜的表現發表了十八頁的檢討報告,用了超過兩頁討論反收購行動事宜,當中抽樣審閱9個非常重大收購事宜通函,發現7個個案交易利用可換股債券(行使後持股有機增至58至86%不等)進行,但債券持有人由於持股不足30%,避過提全購。證監會建議,港交所(388)對反收購行動規定的應用及監管進行一般性檢討,以確保不會背離其政策原意。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