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家 - 邁克

多元成家 - 邁克

和台灣人一比,香港人都淪為羊羶陣陣的老粗,開口閉口吐出的無一不是硬骨骨字眼,正一兩頭唔到岸的半唐番。譬如同樣力竭聲嘶爭取平權共偕連理,我們只懂得跟着鬼佬屁股「結婚」前「結婚」後,他們卻用了古意盎然的「成家」,真教人精神大振──「成家」由「多元」率領,恐怕會遭致力推翻「包容」的陶傑先生嘲笑,還望他高抬貴手,放寶島同胞一馬,最多和楊導夾份請他去永康街鼎泰豐吃小籠包。結婚這個摩登字眼,有種內置的異性戀者專用權,一對新人似乎注定是新郎和新娘,誰嫁誰娶涇渭分明不可混淆,必須經過相當費工夫的改建,才能適應同志身份;成家就沒有兩性權力鬥爭暗湧,參與者目標不外共同建立安樂窩,不像傳統婚姻彌漫奴隸制度氛圍,欠缺謀生本事的第二性逼不得已靠原始本錢尋覓金飯碗。
當然,一般觀念中的成家,也是一男一女共襄的搞作,而且包含呼之欲出的開枝散葉續集,那些典型的home sweet home合家歡圖片,父母膝下無一例外圍繞着小天使般的囝囝囡囡,就像家之所以可愛可親,有賴百厭星成全。或者正因為這樣,觸犯了母雞的神經線,讓反對派找到攻擊藉口,那支聲大夾惡的十字軍,乾脆自稱「下一代幸福聯盟」。他們大概忘記了,同性戀者也是別人的下一代,追求的絕對不是被剝奪與伴侶結合,保守家長阻撓了兒孫對幸福的選擇權還振振有詞,縱使動機善良,也是好心做壞事。並且,醫學已經昌明到不必透過男女交媾才能製造嬰兒的地步,同志如果喜歡小朋友,大可以關起門自己努力生,不會周街擄劫小寶寶,杞人們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