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我們球會接受了一項評核試,十月初交了600頁的功課,然後靜待十一月中公佈結果。
「等放榜」的個多月,我完全屏息靜氣。旁人問起、傳媒訪問,都三緘其口,只說「機會不是沒有,但很微,別寄厚望。」其實,在未有好消息之前,我是盡量不想提起,很怕去猜測結果。
原來,只有在極度緊張之時,我才會表現得很平常心,刻意減卻輕佻浮躁,不想面露着緊神情──深怕稍有動靜,就會吹散了結果。
這是一份關於香港足球及南華足球隊的評核,關係到香港頂級聯賽的球會,接軌往哪個級別的國際賽事。做這個Project,我們要打破的,不是一扇門,簡直是一堵牆。
過往,香港參加的是亞協盃,亞洲賽事中的第二級別,球隊要贏冠軍或亞軍,再加上香港足總符合亞洲足協標準評分,才有機會參加高一級的亞冠盃資格賽。
兩個級別的國際賽事,由受注視程度到入座率,都是天壤之別。昨天,我們收到成績表,南華通過考核,獲亞洲足協發出之球會牌照,並將代表香港出戰2014亞洲冠軍聯賽盃資格賽 (AFC Champions League Playoff)。這是香港足球的一個突破。
參與更高級別的國際賽事,背後的意義很重大。
比出奇蛋更出奇
這個Project,做了八星期,我差不多不眠不休,同事們亦全神貫注。我們看很多國際足球賽的文件,也學懂很多更深層次的足球知識。
交功課後,等了又等,在接獲通知的一刻,我和我團隊的女同事在辦公室尖叫!
很奇怪,把一班雄赳赳足球員推上亞冠盃球場上的,是一班女子。
然後,一直表現冷淡,但心底裏很關心南華是否考牌成功的男同事,都立即彈起來起哄,大家一起高呼擊掌。
我們的球會牌照及亞冠盃參賽特別申請,還附加一項註腳:希望南華如在亞冠盃出局,仍可回到亞協盃作賽──要以上申請全部合格、通過及獲批,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簡直比出奇蛋更加出奇。
我作為一個原本不懂足球的女子,帶領着幾位或許比我更不懂足球的女子,一起做這個重量級Project。我為了要推動她們全力奮進,不惜又騙又哄,無所不用其極。
從管理的層面看,管理人員必須要明白一點:一個人一個腦袋一雙手,能夠做的始終有限;知人善任,推動員工發揮所長,協助工作推進,令自己由一頭雙臂變作三頭六臂,才是上策。
第一次開會,我向兩位女同事詳述任務目的,坦言難度極高──這是嚇。
我又告訴她們,如果全香港只有極小數人相信香港足球隊可以踢亞冠盃,而在座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三位──這是哄。
又嚇又哄,是調整同事們心態的方式。上司將降大任於自己,同事們務必醒醒定定;但大家都知道任務極具難度,換句話說,如果成功的話,滿足感超高。
目標,我一早設定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然而,任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要推動的是三頭馬車,即使球會考牌合格,仍需香港的足球評分達標,又要令亞洲足協批出新增的資格賽席位給香港。而過去香港足球評分偏低,遠低於亞冠盃要求的600分。
我常常對同事說:「我不需要你終生為公司服務,但如果你與我工作期間,有幾項重大成就,能夠寫進你的履歷表,我也與有榮焉。」同事們很明白這一點,所以,我着緊的工作,她們也跟我一起着緊。
200%熱情10%機會
開始工作,今次我們沒有太多的指引,連「試卷」都要在網上找,參考國際足協和亞洲足協的公開資料。
要同事為自己賣命,首要條件不是高薪厚祿,也不是獎賞引誘,最重要的是給予清晰指引,不斷激勵團隊士氣。
其實,很多「做細的」都很有心工作,只要「阿頭帶得好」。職位高一級,薪金高一截,就是要給下屬最強後盾,不是每天帶着整隊人焦頭爛額地去碰壁,也不是大班人癡癡呆呆坐在一枱去迷惘。
為了讓同事早上九時半開工時,便清晰當天的工作,我習慣每清早便給同事發出工作電郵。而我自己的功課,則在深夜進行。
開會是很重要的,但也是最花大家時間的。我安排每星期只開一次會,而每次會議之後,整個團隊都要清晰下次開會時,大家需要得到的進展。
在八周的工作期間,我不時給同事加油:「我收到風,我們的機會很大,要加緊努力!」這些說話,會令同事們雀躍不已,再加幾分肉緊。
但對不起,我在說謊。實情是,外頭一點風聲都沒有,我只知道,我們擁有的唯一機會,是用200%熱誠去瞄準這只有10%的成功機會率,因此我要不斷把同事的士氣推高,首先要自己相信,才可以說服其他人。
忙得天昏地暗的八周不難捱,等待結果的六周才要了我們的命。大家都很緊張,不停地檢查電郵,等待消息;雖然,表面上,我們都扮作很平常心。
我着實應該慶幸,我總是有很好的團隊在身旁。令香港足球又一次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工作和生活,本來就是充滿挑戰和機會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接受。
Profile:梁芷珊
作家、生意人、市場推廣專才。( http://www.facebook.com/leungcanny)v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