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廣州富力地產(2777)突然買入馬來西亞六幅地皮,作為海外頭炮項目就投放過百億元,被分析員視為負面消息,憂慮項目規模過大,令本已甚高的負債率再添壓力,加上大馬政府打擊炒風擬進一步收緊「限外令」,對項目實際盈利貢獻成疑。
記者:李芳芳
富力首次「出海」未試水溫,便在馬來西亞豪擲108.1億元,購入共116英畝的四幅空置地及兩幅填海地,發展住宅和商業物業,估計可售樓面面積為350萬平米;地款將在三年內分4期支付。富力昨股價跌1.8%,報12.24元,跑輸大部份同業。
有分析員指:「富力至6月底的淨負債率達100%,仲用咁多錢買,未來更難下降。首次出海實在太進取,該項目佔現時總土儲已達9%,碧桂園在馬拉的3個項目佔比才2%。」他又指,內房股發展海外市場均屬負面消息,因投資者購買內房股票,是為投資中國市場,而非為投資亞洲。而且地產項目依賴熟悉市場及當地人脈關係,項目執行風險較高。
碧桂園成功難再複製
富力地產董事長助理陳志濠接受查詢時表示,發展該項目純屬機遇,地皮所在享全海景,一河之隔已到新加坡,預期售價可達近2萬元人民幣,回報及毛利率將勝過以往的內地項目。對於投資者憂慮規模較大,他指,項目最少發展五年及分批投入資金,但暫無意引入當地發展商合作開發。
同屬廣東幫的碧桂園(2007)去年買入同區地皮,涉資約26億元。兩年前碧桂園出征馬來西亞,同樣被市場看淡,惟今年8月開售之後,便成為業績亮點。公司首席財務官伍綺琴指,9,000個單位至10月底,已售出超過6,000個,合約銷售達60億元(人民幣.下同)。據悉,現已錄得近百億元的銷售額。
當地擬收緊「限外令」
不過,碧桂園的成功亦未能釋除市場疑慮,有外資分析員指,馬來西亞政府擬明年提高外國人當地買樓的最低門檻至100萬令吉(即240萬港元),升幅一倍,以打擊海外買家。
碧桂園每個單位約40至50平米,按其現時每平米1.5萬元售價計,富力項目須每個單位達100平米,在新政策下,項目流轉速度可能受阻。
足本收睇《亂噏24》x 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