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正版的嫦娥升天時孤單一人,只得獨守廣寒宮;昨日凌晨1時半「嫦娥三號」伴隨火箭成功發射(圖),卻受到萬千矚目。隨着太陽翼順利打開,中國首次登月探測工程進入「奔月」階段。但有專家擔心,航天項目中軍方色彩太重,或加重周邊國家的擔憂。
村民疏散看《職業特工隊》
前晚發射前,政府疏散西昌衞星發射中心周邊十餘村莊的逾兩萬名村民到安全區,並集中放映荷李活電影《職業特工隊》(Misson:Impossible),有網友還擔心「片名太不吉利」。不過在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許其亮的親自督陣下,發射順利完成。
到西昌發射現場觀看盛況的還有3,000多名太空迷,有旅行社開發出觀看火箭發射的路線:特惠400元(人民幣.下同),在距發射點3公里的觀景台親眼目睹火箭升空。雖然只有短短幾十秒,但仍有學校組織學生來觀景,甚至有一名山東環衞工花費2,000元千里迢迢趕來。
嫦娥三號與火箭脫離後,獨自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預計這一過程耗時四至五日。隨後通過多次變軌、變速,有望在月中前着陸月表的虹灣地區,並最終釋放「玉兔」號月球車。但是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並無十足把握,他認為月球環境、地形地貌不確定,是登月任務的最大風險:「月球那麼大,如何控制發動機的偏差、讓着陸器安全落在預選着陸點,這是個風險點。」
不過一旦成功,中國也將成為美國、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實現月面軟着陸和月面探測的國家。儘管中國要遲到了54年之多,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長期關注中國宇航科技進展的弗里澤(Joan Johnson-Freese)教授指出,中國的宇航技術已步步追上美國,而且考慮到航天項目由軍方主導,她認為技術的發展,必將直接增強中國的地緣影響力。而日本媒體也認為官媒大肆宣傳,意在向世界各國展現自己的強大實力。
如果最終登月成功,屆時「玉兔」將會完成三大任務:觀天、探地、測月球。具體來說,月球車上配備的天文望遠鏡將在完全沒有污染的星空中觀測宇宙,採集月球土壤分析月球結構、構成元素。
北京《新京報》/《紐約時報》
足本收睇《亂噏24》x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