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人才  - 左丁山

輸入人才  - 左丁山

成班人坐埋一齊,有教授、專欄作家、評論員及老闆,傾香港人口問題,人人意見不同,但好快就聚焦於輸入人才,輸入醫生護士,認為目前香港醫護人手嚴重不足,適逢人口迅速老化,老年病患者不斷增加,但本港私家醫院與公立醫院已經日日「全院滿座」,病牀難求,老人家病了,怎麼辦?大教授話:「我正在考慮幾時移民,移民並非為甚麼大條理由,而係為咗自己十年八年後病咗可以入到醫院有人醫咁簡單啫。」
照計大教授已係人上人,太太又係醫生,但仍然咁驚他日香港嚴重短缺病牀及醫生,顯然係佢做過一番調查研究之故。講到人口政策,有兩個議題係「假」嘅,不值得浪費時間討論,第一係設人口上限,鬼知道香港應該有幾多人咩,譬如胡亂噏個數字八百萬,如果真係過咗嘅話,有甚麼方法強制減人口,將多餘超額香港居民驅逐出境呀?呢樣嘢主要由市場意願決定,非政府可以控制。第二個係每日150名單程證入境名額,此乃家庭團聚問題,不少香港男人跨境娶老婆(本港婚姻之中,據政府官員講,有35%係跨境婚姻),基於人權問題,不能拒絕佢地嘅太太及兒女來港。
每日150人,來的比較多是基層低技術人士,少數係有錢內地客,故此本港貧富差距每天都在擴闊。為了抵銷此類人士之負面(經濟方面)影響及為香港增強人才競爭力,大家贊成輸入人才,在每日150人單程證限額後,特區政府不如加設每日多三、五十名人才配額,仿效新加坡,以生產力高、技術高、學歷高人士為主,來源地不限,以新加坡經驗,呢類移民可以對本地GDP增長有貢獻。選人可用評分制,譬如學以前加拿大,醫生可得滿分。講到呢度,政府一定會腳軟,但為了絕大部份香港人之健康福利,特區政府豈能不以大多數人意願為依歸,竟然向少數既得利益人士投降呀?香港目前人口結構之中,已發生嘅問題係勞工不足,關鍵性人才不足,必須輸入;即將發生嘅問題係人口老化,將來退休咗嘅大學生之絕對數字仲高過在職就業大學生。有人提出津貼生育,據富裕歐洲國家經驗,生育津貼難以提高生育率,只係浪費納稅人金錢嘅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