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中,香港足球評述員協會籌辦了一個名為「你知道我在講『佢』嗎?」的球員譯名研討會,廣邀各大體育傳媒,只為一個非常簡單,卻又似不可能的目的:統一香港電視台球員譯名。
香港球迷扭開電視,明明同一球員,卻可在不同電視台聽到無限個譯名:費拉尼?費蘭尼?奧斯爾?奧伊斯?究竟球迷知否講波佬在講「佢」?不同機構有不同政策,要「統一」,必牽涉「點解要我跟你」等「主權」問題。協會非妄想一步登天,只望引起討論,會上確又得到不少有趣看法。
相比早年出現「真馬德里」這類譯名的年代,現傳媒處理譯名肯定已更科學,起碼各台代表均表示已跟從新聞繙譯基本原則:以人名原語言發音為準,而不再將西班牙話或法語等通通當作英文來發音。
長遠來說,要統一譯名的較可行方法,是由一權威單位提供公認準確的人名繙譯供參考。有人曾提議「跟晒馬會啦」!可是,馬會譯名只考慮人名不可相同等原則,若個個名動輒6、7個字,講波佬容乜易「開口及着脷」?協會前主席李德能便提議,與大學的繙譯或語言學系合作研發一套系統,用戶只要上網或手機 apps 便可隨時查閱歐洲主要語言的姓氏正確發音,以及廣東話建議譯音,或許是個「終極解決方案」,值得繼續討論。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