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緣想:找曾江重出江湖的男人 - 徐緣

十萬緣想:找曾江重出江湖的男人 - 徐緣

曾江代言美源髮采40年後,突然轉會宣傳另一隻日本染髮品牌Salon de Pro,那個抽水味濃的新廣告,在短時間內傳得街知巷聞。不過,我相信沒有太多人知道,想出找曾江再為染髮產品代言這個啜核點子的人兄,正是在廣告中坐在曾江旁邊,問「你仲係用緊嗰隻染髮呀」的那位男士,他是主攻日本品牌代理的先寧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老闆——鄧偉然。
在IFC國金軒的巨形落地玻璃旁,我有機會用一頓午飯的時間,向他問清楚這個窩利靚抽的創意由來。
「美源在市場上佔領導地位,其母公司Hoyu是日本染髮市場龍頭,但過去40年美源並無跟隨母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令我看到市場機會,遂用了兩年時間游說另一染髮巨擘Dariya,讓我們代理其染髮霜進軍香港。我們希望引進較好的日本新型染髮用品,使用時無難聞味道,染髮後頭髮能更加柔順亮澤。」
香港染髮市場發展古怪,美源穩守銀髮市場,其他美妝染髮的品牌相繼推陳出新,但多年來針對老人的產品卻乏善足陳。作為市場的一哥,美源並無改進的壓力,若然它們早一步把Hoyu的新產品帶來香港,持續改善產品質素,Salon de Pro根本沒有進入市場一併的空間。營銷學大師在其經典著作《Marketing Warfare》中,提到作為市場領導者,永遠要執行一項最重要的防守策略:「Attack yourself!」不要等新來者侵佔你的市場,就要不停推出新品或自我改良。
在代言人選擇上,鄧偉然不用思前想後。「確定進入老人染髮市場後,我便馬上決定找曾江代言,因為知道必定能引起話題。我們身為代理商廣告資源有限,要借點公關效應增加知名度。」

廣告推出後 生意狂增三倍

我對此廣告所引發的話題性沒有疑問,但卻認為針對老人市場,Salon de Pro沒有中文名是敗筆。老年人叫不出產品名字,或會影響銷情。「我們也有向Dariya反映希望可以有個中文名,作為代理商我不能自作主張自創名字。很多顧客確然不懂我們品牌的發音,只知道是『曾江賣廣告那隻新嘢』。由於品牌名不突出,有些顧客更以為是美源推出新產品。」不過事實勝於雄辯,鄧偉然告訴我,廣告推出後生意大升三倍。叫不出產品名也能暢銷,這是選對代言人的威力。
「但我們對美源的生意並不構成很大威脅。」美源生意來源估計超過五成是內地人,其品牌形象在內地深入民心,成為慣性購買選擇。自由行雖然能谷大生意額,但我認為扭曲了市場的品牌生態。正因為源源不絕的內地需求,令美源不用改變產品,也能年年謀取厚利,這是自由行風光背後的弊端。
鄧偉然多次提我不要「寫衰」美源,除了因為心存厚道、不想影響同行外,我相信是他深明跟美源爭奪不同市場,Salon de Pro暫時主攻本地客,與美源客路未算完全重疊。「美源又再打廣告,這是好事,沒所謂,我覺得現階段可以一齊做大個餅。」
很多人把今次Salon de Pro推出的焦點,放在其過癮廣告上,其實整件事最令人欣喜的,是市場能有更好選擇出現,令香港的染髮產品質素上能與日本接軌,這才是營銷的本質——為市場創造價值。
差點問漏一個八卦問題,作為老闆為何要在廣告粉墨登場?「開拍前三天才收到廣告公司提供的配角人選,發覺比曾江還要老,我們不是打80歲市場,我馬上叫他們再找,卻又找了太年輕的,時間緊迫下惟有親自上陣。」
「唔怕話你知,我NG咗廿幾次。」記憶所及,他在廣告中的戲份只有兩秒。

鄧偉然落手落腳 實幹商人

鄧偉然是演戲上的初哥,卻是商業上的達人。我在這頓午飯對談中,除感到他的友善直率外,發覺他對生意細節及市場環境暸如指掌,是落手落腳的實幹型生意人。希望他在未來繼續掀起衫袖,為香港帶來更多的好產品。

徐 緣
跨國公司市務總監、營銷專欄作家
http://www.facebook.com/tsuiyuenmarketing
本欄隔周一刊出

足本收睇《亂噏24》x 謝安琪;肥螳螂王晶接力上場!
周一至周五約定你《亂噏24》: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