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政改討論其中一大爭議圍繞公民提名,目前泛民陣營提出多個方案中,均包含公民提名元素,因公民提名令選民可直接提名心儀的候選人,而這正正是中央政府有所顧忌,擔心選舉完全不受其控制;至於盛傳有建制派支持的湯家驊方案,則以低提名門檻、以及排序複選制,希望令泛民候選人可以入閘,但一般市民就無權直接提名候選人。
陳弘毅方案被批加設關卡
目前泛民提出的各個方案,離不開由提委提名、公民提名、政黨提名三個組合。真普選聯盟其中兩個方案、民主黨方案提出三種提名並存,好處是政黨、市民均有權提名、亦符合《基本法》中提委會有提名權;學民思潮建議只有公民提名一種方法,好處是全民可以提名,但建制派指不符合《基本法》要求。
至於湯家驊方案,建議擴大提名委員會選民基礎至近100萬,增加民主成份,提名門檻為150人,上限為200人,即入閘人數最多為7至10人,好處是保留提委會框架下,可以符合普及而平等的提名權,但市民無法直接提名候選人。
至於建制派方面,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港大法律學者陳弘毅提出獲若干提委個人提名的人士可成為特首選舉「參選人」,交由提委會決定有關人士是否能「入閘」,以體現中央官員多次重申的提名委員會機構提名程序。不過,其建議被批評是加設篩選關卡。
《蘋果》記者
不同組織建議提名方案
真普聯
‧
參照選委會組成加上全部民選區議員,參選人須獲1/10委員提名或2%選民提名
‧
提名委員會約400人,由全民普選產生,參選人須獲1/10委員提名
‧
提名委員會由立法會議員及區議員組成,參選人須獲1/10委員提名或2%選民提名
民主黨
‧
提名委員會維持四大界,但選民基礎需要擴大,參選人須獲1/8至1/10委員提名
‧
公民提名
‧
政黨提名
陳弘毅
‧
任何人在取得一定數目提委支持後,可成為「參選人」推薦給提委會選出若干名正式特首普選候選人
湯家驊
‧
提名委員會維持四大界,但選民基礎擴至近100萬人,提名門檻維持150人,上限200人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