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趙式和300萬買一畫一情

BIG SPENDER:趙式和
300萬買一畫一情

古董及名畫收藏家兼船王趙從衍是趙式和的祖父,趙式和自小已經常望着掛在廳中由爺爺送給父母的張大千作品,但讓她對藝術產生興趣的,是出名腌尖的母親何琍琍。兒時母親常帶她到畫室學畫畫,大學畢業後於上海工作,趙式和將約1,000呎的家族物業變作私家畫室,自己常躲在裏面畫自畫像,抒發鬱結,對畫畫賞畫從此有情,由數千元一張的版畫開始收藏。去年,以300萬元購買當代女藝術家Paula Rego畫作時,這位千金小姐表現非常緊張,「做電匯畀錢時手震」,因為這是她以私己錢購買的私人珍藏內最貴的物品。
記者:黃碧珊

畫作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趙式和祖父趙從衍是華光船務創辦人,與包玉剛、董浩雲合稱香港三大船王,父親是華光船務董事趙世光,母親是國語片息影紅星何琍琍。她從小喜愛繪畫,「5、6歲開始,媽咪帶我到畫室學畫畫,曾經贏過一些繪畫比賽獎項,發覺可能這是我可以做到的事情。」趙式和如是說。大學畢業後跟母親到上海打理餐廳,及協助父親經營地產生意,要同時兼顧父母兩項業務的她漸漸失去自我。即使升讀中學後再沒有跟老師學畫畫,趙式和也決定把鄰近辦公室的一個家族旗下單位,改為私人畫室,每當做到意興闌珊時,就走到這個comfort zone放鬆一下。她愛用油彩和粉彩畫人像畫,題材多是自畫像,這是跟自己內心世界最接近的時間。
雖然繪畫只是自娛活動,但趙式和在上海工作時,有兩年的夏天,她也放下工作飛到英國,在位處大英博物館旁的倫敦大學上暑期藝術課程。「兩星期為一個課程,有不同的繪畫技巧及理論課程可以選擇,有一年留在倫敦一個月連續報兩個課程。」大學選科時按父母意思讀建築系,畢業後留在父母身邊工作,報讀暑期藝術課程完全是自己的意願。

趙式和每年不會錯過10月在倫敦舉行、結集逾170家畫廊的國際大型當代藝術展Frieze。過去兩星期,趙式和在香港舉辦四位當代女藝術家的聯展,她正欣賞Paula Rego作品。 麥永健攝

喜愛藝術 何琍琍影響大

「我喜愛藝術,很大原因是受媽咪影響,她喜歡收藏畫,我們一起旅行時,她會帶我們到畫廊及藝術館。」在英國留學時,趙世光不時帶着一家人參觀歐洲的博物館,趙式和笑說:「爹哋忙着做生意,就算一起到博物館,他也經常傾電話,媽咪便帶着我們周圍欣賞。」不過何琍琍對藝術的認知不深,例如她許久以前,已買了西班牙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i)的版畫,但從來不知道達利與畢加索(Picasso)及馬蒂斯(Henri Matisse)齊名,三人被公認為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三名藝術家。
讓趙式和對藝術進行深入探討,便是在英國讀中學的階段。「GCSE及A-Level也有報讀藝術科,通過老師的介紹與做project,認識了很多藝術家,如Maggi Hambling、Paula Rego及David Hockney,那時在博物館已看過他們的作品。」趙式和娓娓道來。Paula Rego現已78歲,於八十年代開始被多間著名畫廊舉辦回顧展,2010年獲頒授大英帝國最優秀司令勳章,趙式和也有收藏其作品,「如果20多年前已收藏,可以花少一個零來買。」

【Paula Rego作品】 趙式和在中學時代已認識Paula Rego的畫作,約廿年後,戰戰兢兢地花了300萬元購買這幅畫。

【Jonathan Yeo手術系列】 英國藝術家Jonathan Yeo在2000年以當代肖像畫打響名堂,作品有英國菲臘親王及英國前首相貝理雅等。最出位的是2007年,以色情雜誌的圖片拼貼出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

【《Auction House》──尹欣作品】 中國畫家尹欣經歷過文革,94年定居巴黎創作。這幅2006年繪畫的《Auction House》表現了中國人對拍賣的好奇,在作品右下方畫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其中兩個。

【《Horseman》──Konstantin Bessmertny作品】 在俄羅斯出生的Konstantin Bessmertny於1992年移居澳門創作,作品大部份反映對當代生活的諷刺。趙式和愛收集看上去容易明白的作品,認為太激盪人心的作品較適合在博物館欣賞。

【Zakii Anwar作品】 Zakii Anwar是馬來西亞知名藝術家,趙式和在十多年前跟隨母親搜購藝術品時,已認識他的作品,現在收藏有兩幅,這吸煙的男人是其中一幅。

【Arman作品】 法裔美籍藝術家Arman以切割物件後再堆積組合為其創作風格,1993年獲得法國國家榮譽勳章。Arman的父親是法國古董商、業餘畫家和大提琴家,他從父親身上不但學得油畫技巧,還對樂器有偏好,所以不少作品也以提琴為主題。

購百萬名畫不禁手震

母親何琍琍為裝飾上海四間餐廳,經常帶趙式和到世界各地畫廊揀畫,趙式和興致勃勃地跟着,並開始個人收藏系列。「以前幫爹哋媽咪打工時,他們不會給我很多人工,如果要買一張幾萬元的版畫,我要儲幾個月錢才買到。」沒有足夠錢買一幅真迹,為滿足慾望,趙式和連藝術書也不放過,「每次去博物館、畫廊及畫展,也會買一大堆書。」多得連丈夫也提出可以在網上訂購,不用像苦力般將如百科全書一樣厚的書從外國帶回香港。這數千本藝術書,現在放進香港及上海的貨倉,在貨倉的還有趙式和收購的畫作,「沒有一百都有幾十件,屋企沒有位置可以一次過擺放出來。」

八十年代末,趙世光一家六口的合照,趙式和(後左)背後的畫,就是祖父趙從衍送給父母的張大千作品。 《壹週刊》圖片

在上海工作的十多年,趙式和便是在這近1,000呎的畫室創作,背後牆上兩張是她的自畫像。 《壹週刊》圖片

十多年前,趙式和要儲錢才可以買到一幅畫,現在開設自己的藝術精品生意,資金較鬆動,捨得花約10萬元買一張已故以色列藝術家Arikha只得A4紙大小的作品。然而,去年經相熟海外畫廊推介購買售價300萬元的Paula Rego作品時,見慣大場面的趙式和竟也膽怯,半夜三更確定購買手續時,核對了收款賬戶號碼很多遍,並在手震的情況下方完成匯款。「這畫廊合作了很多年,而且又對畫家熟識,否則不會只靠網上溝通,便決定買這幅到目前為止是最貴的畫。」趙式和在中學時已認識Paula Rego,她的作品被大英博物館、英國國家美術館及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藝術館收藏,趙式和參觀這些藝術館時也有欣賞過。09年葡萄牙政府為Paula Rego建造的博物館Casa das Histórias Paula Rego,在葡萄牙西部沿岸城市Cascais開幕。Paula Rego作品中的現實主義風格吸引着趙式和,雖然不少博物館也排隊想收購她的畫作,但因為與畫廊相熟,趙式和才有機會把它收納其中。當得到欣賞多年的藝術家作品後,趙式和更加希望能豐富私人藏品,「如果我有更多錢,想買更貴價的藝術品。」怎也想不到,為金錢躊躇這番話會出自趙式和口中。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