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提起禾花雀,老一輩的香港人可能只記起牠們曾是燒味店的美食。其實受過度捕獵影響,本港即使有法例保護所有野生雀鳥,但禾花雀在港發現的數目連年下降,由半世紀前錄得的3,000多隻,跌至近年只得10多隻,去年數量則回升至錄得47隻,已是近年最高紀錄。
半世紀前錄得逾3,000隻
本港約錄得510種雀鳥,大部份於春、秋季節來港過境遷徙,也有不少屬於在港過冬的越冬候鳥。由於所有野生雀鳥均納入《野生動物保護條例》內備受保護,因此相對各種雀鳥的保育情況都算不錯,未有受人類捕獵威脅。
香港觀鳥會表示,過去20多年禾花雀的越冬地都顯示數量大跌。據文獻記載,香港於1937年至1980年間,禾花雀原為常見雀鳥,於1959年更錄得3,000隻以上,到90年代錄得數量跌至數百隻,踏入21世紀後,近年只在10多20隻的數量上徘徊。
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說,觀鳥會與長春社合作在塱原管理濕地,並種植水稻田讓禾花雀等野生雀鳥棲息。由06年開始管理計起,當年只錄得五隻禾花雀在塱原出沒,過去兩三年則稍為改善至12隻,去年更錄得47隻,是近年來最多,但仍難以回復至全盛時期。今年由於仍未完全步入冬天,暫未有新數據,但有望與去年相若。
余日東認為,濕地保育的項目已明顯有助改善野生雀鳥的生境,寄望政府可將類似計劃推廣至更多地區。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