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總部設於瑞士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是最大規模及最權威的保護物種國際組織。聯盟發表紅皮書,評估全球物種的絕種風險。最新評估顯示,除了禾花雀列為瀕危外,目前有2,100多種的物種更面臨滅絕,當中非洲的白翅侏秧雞因棲息環境受破壞,數量近年大幅減少,成為最新的極危物種,有絕種風險。
逾萬名專家到各地評估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於1948年成立,至今有超過1,200個政府及非政府組織會員,以及來自160多個國家的11,000名志願專家團隊。專家根據嚴格準則,評估世界各地物種的絕種風險,發表紅皮書,並不時更新。
聯盟的各國政府成員於1975年簽訂華盛頓公約,對野生物種進行進出口管制。公約簽署國對紅皮書內列為受滅絕威脅的物種,會禁止在國際間交易。其他有需要進行保育的物種,亦會實施適當的貿易管制。
紅皮書共評估了71,576個物種,其中21,286個有絕種風險,有約200種雀鳥被列為極危,即有很大風險絕種。最新被列為極危的是非洲的白翅侏秧雞,由於其棲息的濕地近年大受破壞,及被過度開墾,數目正大幅減少。而剛果雨林獨有的歐卡皮鹿,亦被列為瀕危,原因是戰亂及非法開礦導致棲息環境受破壞,加上過度狩獵,令數目大幅減少。
部份物種則因受關注及保育成功,數量回升。在美洲、印尼及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生活的革龜,曾因龜蛋被過量採集,數量一度大減,現由極危變為易危。黑眉信天翁及黑腳信天翁由於被漁民追捕,曾經成為鳥類中最瀕危的品種之一,現時黑眉信天翁由瀕危變為近危,而黑腳信天翁亦由易危變為近危。
最新受威脅物種狀況變動
白翅侏秧雞(White-winged Flufftail)
地區:非洲
狀況:由瀕危變為極危
歐卡皮鹿(Okapi)
地區:剛果
狀況:由易危變為瀕危
革龜(Leatherback Turtle)
地區:美洲、印尼、巴布亞新幾內亞
狀況:由極危變為易危
黑眉信天翁(Black-browed Albatross)
地區:大西洋及太平洋
狀況:由瀕危變為近危
黑腳信天翁(Black-footed Albatross)
地區:北太平洋
狀況:由易危變為近危
島嶼灰狐(Island Fox)
地區:加州海峽群島
狀況:由極危變為近危
資料來源: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