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部向公眾發售的2年期30億元(人民幣.下同)國債,據悉截至周一晚統計,經過兩日銷情後,申購額已接近發行總額的一半(即15億元),若連同昨日認購情況,相信至今申購額已超過15億元。消息指,今年零售部份只限散客參與,機構投資者止步,缺乏「大飛」,暫時平均申購額介乎3至5萬元。
國債銷售至下月5日結束,申購額已接近總發行額的一半,加上今年僅散戶能參與,銷情屬於理想,並不覺得因最終票面息率未達3厘水平,與定期存款息率接近而影響公眾反應,因國債若持至到期,未計升值因素,已可鎖死兩年內每年達2.8厘回報。
今年亦是首次讓客戶可以多於一個戶口申購,據了解,暫時入飛的投資者,多集中透過一個戶口申請。
恒生銀行(011)投資產品及顧問業務主管李佩珊表透露,零售國債認購首3日,該行收到的認購宗數已是去年的雙倍。不過她相信,最終申購宗數將不會超過30萬份,「應該可以分到一人一手」,目前收到的國債認購金額與去年持平。
東鵬劈價35% 削集資額
由於今年國債只供個人居民參與,缺乏公司「大飛」,故銀行收到的平均申購額料較低。星展香港零售銀行業務零售投資及保險產品執行董事莊希指,該行平均認購金額約5萬元。
花旗則表示,首3日認購宗數較去年增加三成,工銀亞洲期內的認購宗數亦較去年增長三成,平均認購金額為3至5萬元,大新(2356)指以第3天反應看,申購宗數較去年同日升一倍,平均入飛金額3萬元。
新股方面,原定在周五(29日)掛牌的瓷磚股東鵬控股(3386)「急煞車」。市場消息指,有機構投資者認為上市定價過貴,令東鵬被迫「大劈」招股價最多35%。東鵬公開發售已錄得超額認購,惟要大劈價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最新銷售文件顯示,東鵬招股價由原定的3.68至4.55元,削至2.94元,集資額減至7.33億元,上市日期亦要順延至下月9日。
消息指,重磅新股信達資產管理(1359)國際配售錄超購倍數不斷增加,或有機會要提早截飛。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