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資者及TVB的小股東,我對嚴正宣佈封殺壹傳媒的TVB董事局有以下十大問題,希望TVB的執行主席梁乃鵬先生回應:
一、若論報道偏頗,TVB惹起網民群起攻之的《東張西望》是始作俑者,這個節目到底由哪個部門問責?是節目部?製作部?企業傳訊部?投資關係部?抑或是最應保持中立及恪守專業守則的新聞部?若不是新聞部,新聞部又可曾向管理層建議應否這樣做?
二、TVB發出的封殺聲明,由誰草擬?由誰問責?是否經過法律及投資關係部門審閱通過?聲明由企業傳訊部具名,但副總監曾醒明周日回應傳媒查詢,當時似仍不知情,是否屬實?企業傳訊部由誰領導?
三、藝員陳百祥連日來不斷向網民以至傳媒挑機,藝員部為何視若無睹?是否認為與TVB無關,不會影響TVB聲譽?誰人代表TVB接納陳百祥的收視三十點捐款三百萬建議,抑或是鼓勵與借助陳百祥向傳媒公開此建議?
四、藝員陳百祥若未經TVB授權而向傳媒大放厥詞,導致TVB有重大損失,TVB會否就此「騎劫」、「抽水」行為向陳百祥追究索償?
五、TVB發出封殺壹傳媒聲明,事先有否評估對日後與政府談判續牌及未來股價有甚麼影響?
六、封殺壹傳媒的聲明中,指摘壹傳媒「作出失實報道、恣意攻擊和醜化」,有甚麼證據和實例,抑或只是撰稿人向董事局提供的主觀意見?就發牌及熄機行動的報道,如何得知及證明壹傳媒的目的及影響?
七、TVB聲明中聲稱「本公司及藝員活動亦不接受其採訪」。請問何謂「藝員活動」,是否包括在電視廣播城之外、由其他機構邀請藝員參加的活動?若是,TVB的合約是否包括類似條款,藝員必須遵守?
八、TVB若嚴格執行這些禁制藝員的行為,會否進一步證明外間對TVB霸權的指控?TVB若嚴格執行對壹傳媒的封殺,會否增加政府對給TVB續牌的顧慮、未來的監管和介入?
九、TVB封殺壹傳媒的行為,會否變成向全港傳媒宣戰,引起其他同業「物傷其類」、「仗義執言」或「維護權益」,因而會對TVB提高警覺、提出批評甚至予以抵制?站在風險評估角度,TVB管理層對此有何對策?
十、公眾對TVB的強硬態度及果斷行為會有何反應?TVB的形象會否因而受損或是得益?會否引起更多的民間反對聲音及持續行動?對股價又會有何長遠影響?
TVB高層在獲悉台慶收視率不過三十點後,立即部署反擊行動,且以迅雷不及掩耳姿態推出,一反TVB過去的大台盟主風範,可見這次的確動了真氣,亦間接引證了管理層對形勢惡化的憂慮,如果不立即止蝕止血,便會從此示人以弱,隨時有每下愈況可能。
自從鬧出「雞汁」風波,May姐忽然成為眾矢之的後,有心戰經驗的人都知道,TVB霸權的爭議遲早也會排眾而出;過去TVB高層奉行集體負責制,且沒有人願出頭,一向任由陳志雲獨領風騷。如果陳志雲今天仍然效力TVB,必會繼續天天見報,回應事態的發展,不單在發牌一事上能處處佔盡先機,更不會讓陳百祥挾TVB之名大放厥詞;如今陳志雲到了商台,一手策劃調走李慧玲的高難度動作,面對傳媒的質疑全無懼色,那份口才與從容,與TVB的隱形高層相比,自然高下立見。
TVB的聲明,一心以弱者自居,但TVB從來不單不是弱者,更是權傾天下、唯我獨尊的最具影響力傳媒。聲明中一方面聲稱慘受壹傳媒追擊欺壓至忍無可忍,另方面卻連藝員的言論自由也趁機奪去,公眾對這種「反彈」、「反抗」、「反擊」行為又怎會認同?TVB若要尋回公道,除了擺事實講道理,更可向同業組織以至立會法院申訴,讓公眾及執法者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但TVB不選擇這些光明磊落、交由獨立第三者裁決的途徑,一心只想向壹傳媒展示權勢執行家法,以眼還眼。若人人這樣做,試問香港將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互相抵制社會?
TVB管理層只肯透過聲明來回應公眾的指摘,除了面目模糊感情欠奉無法令人產生共鳴,更因用詞不當、文采欠奉極易惹來更大反感。作為社會公器,又是以溝通為本業,TVB的公關與危機處理手法實在不敢恭維。
一如特區政府及建制派,TVB董事局及管理層一定以為沉默的大多數市民其實是站在他們的一邊。實情是否如此,還有待事實證明,但特區政府與TVB絕對不是弱者,也不可能有人具備足夠能力去推倒他們。他們面對挑戰,若不認真反省深切檢討,最後只會敗在自己手上。
周信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