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的三國對弈不但越來越有趣,大小動作越來越多,拉關係拖後腿的事情也有不少。單單兩位美國大使的遭遇就饒有興味。
上星期初,人緣口碑不錯的美國駐華大使駱家輝先生突然宣佈將於明年初離任。由於他正式任期有四年,提前離任自然惹來諸多揣測;較正路的推斷是他想在仕途上大展拳腳,出馬在二○一六年選總統所以要早作準備(他的前任洪博培就因為參選總統而引退);另一個熱門猜測是北京空氣太壞,家人健康受損所以要離開。誰知還沒過一天,內地網絡就瘋傳駱家輝身邊出現了「小三」,鬧出婚外情以至倉皇下台。儘管駱家輝與太太先後大力否認,太太並表明稍後會從西雅圖回北京跟駱家輝一起過感恩節,但傳聞仍難以平息。
大使「婚外情」或「美人計」真假只有當事人、美國政府或中國政府知道。但堂堂駐華大使沒有合理理由下提前去職,事後還傳出不知真假的風流賬,令駱家輝以至美國政府尷尬不已。中美之間的滲透與反滲透,兩國之間的全面角力已盡在不言中。
差不多同一時間,東海對岸的日本則迎來新美國駐日大使。這位大使絕非一般政客或外交官,而是已故美國總統甘迺迪的女兒卡洛琳甘迺迪。甘迺迪家族的政治份量不管在政壇或民主黨內部非同小可,由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出使日本不但反映美國重視對日本關係,也令日本方面可以透過卡洛琳更了解美國政壇的現況及可能變化,「收料」更方便。難怪日本政府高度重視這位新大使履任,傳媒大篇幅報道她呈遞國書予日本天皇的儀式(包括坐上傳統的馬車),首相安倍晉三也第一時間跟她見面。
兩位美國大使,一個狼狽離任疑雲纏身,一個風光接任受盡禮遇,美中、美日關係誰親誰疏,誰近誰遠實在不難看到,日本志切維繫美國密切的同盟關係的想法更是清楚不過。
另一方面,中日之間關係則呈現明鬆實緊,外張內弛的局面。從經濟、文化交流來看,自從去年九月國有化釣魚台後中斷的政經接觸總算恢復了一點點。日本派出的高層經濟代表團上星期訪華雖見不到總書記習近平或總理李克強,但至少跟掌管經濟的副總理汪洋碰了頭,雙方也算交談甚歡,沒有針鋒相對。其他方面如教育、文化、社會交流也漸次恢復正常。
然而,從政治、軍事上兩國的對壘卻有增無已。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但完成訪問東盟十國的計劃,又史無前例的派出超過一千名自衞隊到菲律賓救災,稍後又將在東京舉行日本、東盟高峯會議。他拉攏東盟,增強日本在區內影響力的心思實在清楚得很。日本海上保安廳及自衞隊增購最新軍備及艦隻的做法同樣非常矚目。
中國方面也不示弱,海監船、海警船、偵察機持續到釣魚台海域空域巡航及執法,到昨天,北京還自行宣佈劃定包括釣魚台空域的「航空識別區」,監察及管理飛進空域的飛機(包括日方飛機),並表明有權對不合作的飛機進行緊急處置措施如驅逐及攔截。日本政府對此大為震動,立即提出抗議及交涉,美國政府及軍方同樣表示嚴重關切,國防部長哈格爾更指美軍不接受中國設定的「識別區」,將繼續在區內活動。
現時還不知北京有多大決心、實力堅持「識別區」,但有關做法肯定增加中日、中美軍事磨擦的可能性,令擦槍走火的風險上升,並迫使美日兩國在外交、軍事協作上走得更近、更密切。要是中日雙方無法在政治互信上有進展,再加上針鋒相對的軍事部署不斷增加,東北亞及西太平洋地區能否保持過去幾十年的穩定將是個大疑問。
盧峯
資深媒體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