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翻看了今年的新股資料,發現多達七成的股票編號,都是以1或8開首,而5、9開首的只有一隻,7字頭的更加沒有,雖說迷信幸運數字,自古皆然,但除了心理作用之外,會否真的影響到投資決定?
鑽研股市的反常現象,從來是不少學者的那杯茶,一來可以挑戰市場有效的金科玉律,二來甚至可以制訂發達的投資策略。美國紐約大學商學院心理學教授Adam Alter,便曾發表了一份研究,分析當地的股票編碼,是否會影響到股價表現。在美國上市的股票,都不是用冧巴來作紀錄的,而是用一個編碼,例如Google的上市編碼是GOOG,facebook的上市編碼是FB。
編碼易記利好股價
Alter調查了1990年至2004年在美國上市的近千隻股份,發現如果編碼順口易記,又或者可以讀得出聲,首日上市的表現,會較那些難發音或繞口的股份為高。
這個效應即使在上市後也不會消失,雖然會隨上市的年月而減弱。他編製了一個易記編碼新股的模擬組合,並假設投資1,000美元於這個組合內,發現比起發音繞口的新股組合,回報多出8.5厘。
他還發現,即使是較簡單的公司名稱,股價表現也有機會跑贏較複雜的名字。Alter認為,可讀的編碼,易記的名字,都容易讓投資者有熟悉的感覺,而這會締造低風險及可信賴的印象,間接利好股價。你問一個投資者他會否憑股份名稱來做投資決定,他很可能否認,但實際上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卻確實存在。
雖然港股是用冧巴而非編碼來代表個股,但一個討人喜愛的冧巴,應該亦有類似的效果。尤其是香港的散戶,記冧巴有時比公司名更加上心,所以可以預期,港股也有類似效應。今年有70餘隻新股,表現最好的一隻,冧巴是8018的匯財軟件,不意外吧。或者說創板缺乏流通量,易上易落,若撇除近20隻創板股份,仍然是1、3、8的天下,正如1348及1358,首日升幅都有一成。
港股鍾情1、2、3、8
當然,路遙知馬力,即使好冧巴能取得霎眼間的好處,但長遠表現卻難以持久,即使主板1,400隻股份,仍然由1、2、3、8這四個數目字所主導,佔去所有股票編號組合的55%,但表現不見得特別優異。超靚的128(安寧控股)過去十年平均回報負3.6%,1888(建滔積層板)七年來平均回報-9.84%。
反而由不受歡迎冧巴組成的754(合生創展),上市15年總回報逾五倍,更碩果僅存的444(先施表行),上市八年多也有近兩倍回報,在主板中屬中上成績。
當然,也有一些好記的實力派,2888(渣打)上市11年每年平均總回報12.3%,而3888(金山軟件)上市六年每年平均回報更高達28%。
與戀愛一樣,投資股票,短線確實有機會被第一印象蒙蔽,但最終還是由內在美說了算。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