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離世 慘過長者喪偶主人讓愛貓愛犬後代披麻戴孝

寵物離世 慘過長者喪偶
主人讓愛貓愛犬後代披麻戴孝

【吾生悟死系列之二】
【本報訊】寵物在主人心中是最忠誠的朋友,甚至是孩子;面對寵物離世,切膚之痛好比喪親。香港大學調查發現,主人喪失寵物的哀傷指數,比喪偶的長者還高;甚至讓寵物仔女「披麻戴孝」。專家認為社會處理喪寵哀傷的服務不多,令主人喪寵的哀痛不被理解或抒導。
記者:陳凱迎 彭美芳

周燕雯(右)指港人面對寵物離世應尋求輔導;左為寵物離世輔導員潘永樂。
彭美芳攝

調查由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進行,逾500名寵物主人受訪。約四成受訪者的寵物接受安樂死;另有約五成人在寵物死後有追思悼念,這批人中最常見花2,000至約4,000元處理寵物身後事,亦有少數人會花1.6萬元或以上。根據受訪者的回應,有人會為逝去寵物製作紙紮食品或狗屋,有人會用寵物的基因製成鏈墜,或回到寵物店憑弔,甚至要寵物的後代「擔幡買水」。
受訪者喪寵後平均哀傷指數高達2.6分,比港大早前調查所得,喪偶長者2.3分的哀傷指數還要高。該學系副教授周燕雯認為,本港生育率下跌,越來越多人將寵物視為仔女,「將寵物當做家人,人物化咗,佢離開後自然難以釋懷」。;調查中便有六成人形容自己是寵物的父母,其餘稱呼還包括好友、靈魂伴侶或人生導師等。

倘哀痛太長應及早求助

本身是認可寵物離世輔導員的動物力量創辦人潘永樂指,未能盡訴喪寵之痛,也會困擾主人情緒,「怕俾人話係貓癡或狗癡,反而質疑自己咁傷心係咪有問題」。其機構曾接觸的個案中,有人會因為遲了發現寵物患病,而非常悔疚。
曾有專業中產男士愛犬離世4年,仍每日在網上數算當日是失去愛犬的第幾天;有失婚婦人因太遲發現飼養十多年的愛犬患病,喪寵後非常內疚,罹患抑鬱,現幫助照顧流浪動物贖罪,「你投放咗80%嘅感情,之後要搵方法處理番呢啲感情,並唔容易」。潘批評,本港社會對喪寵哀傷的處理缺乏支援和認識,提醒倘哀痛影響社交及工作等,應及早求助,例如喪寵一年後哀傷的日子仍較開心的日子多,便需留意。上述調查中亦有逾八成受訪者選擇將寵物屍體火化。
消委會早前提醒市民,選擇寵物善終服務時要留意法例規定,免違反地契或造成衞生滋擾問題。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