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
今年銀行爭相推出手機錢包服務,作為後來者的花旗,上月中才正式推出,卻搶先公佈客戶使用情況。該行電子銀行業務主管容蘭芳表示,客戶反應勝預期,平均每宗消費金額約200元。客戶使用手機錢包的場所,排行首三位的分別是便利店、超巿及咖啡店。
平均每宗消費200元
花旗上月與3香港合作,推出手機錢包服務,並為巿場上首個同時適用於iOS及Android手機的服務。所謂手機錢包,性質類似八達通,可以電話「嘟」卡消費,並以信用卡形式記賬。
為鼓勵客戶使用手機錢包,銀行多於電話內加入優惠券。容蘭芳表示,花旗的手機錢包服務,主要以折扣優惠吸客。除餐廳及商戶的折扣優惠外,該行於服務推出初期,亦為首30筆透過手機錢包的交易,提供10元的現金回贈。她笑指,有同事使用有關服務「去便利店買個5蚊嘅麵包,就可賺到5蚊。」
除了回贈外,容蘭芳指該行手機錢包服務,並非只將信用卡的形式(Form of factor)由膠卡轉移至智能電話。服務亦會善用電話的其他功能,例如定位功能及訊息服務。她指,花旗手機錢包的手機應用程式(App)可透過手機的定位功能,得悉客戶身處的位置,從而提供附近商舖的折扣優惠;交易後可以短訊發出收據。
目前花旗的手機錢包Apps僅得Android手機可全面使用,iOS版本則仍在開發中,但仍能使用其基本支付功能。容蘭芳預計,明年首季應可全面使用。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