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金馬獎簡直變成黑馬獎,幸運星一再降落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我們這些成世擠不進主流的另類南洋客,理應與有榮焉齊聲歡呼。蔡明亮先生終於吐氣揚眉,特別可喜可賀,既然苦盡甘來得到官方肯定,從此可以做個快快樂樂的電影人,不必頻頻面帶慍色向記者揚言「此乃本人收山之作」,紮起全職向美術館和茶館進發的馬步。他的《郊遊》尚未有機會欣賞,好壞不得而知,以木口木面見稱的男主角李康生亦爆冷登上影帝寶座,真是雙喜臨門,有份行紅地毯的何韻詩不如立即籌劃大愛同盟義映會,唔益街坊都益下自己人,讓隔岸好奇的觀眾一看究竟——心邪的你切勿以為我是個「黃金花灑浴」控,風聞片中有李先生當眾小解鏡頭,就擒擒青渴望先睹為快,站在公廁尿池左右顧盼即可盡收眼簾的景致,才毋庸花錢買票進戲院觀望哩!
《爸媽不在家》五月於康城擊敗其他新導演勇奪金攝影機獎,大家都讚歎新浪潮大家姐愛麗絲華妲護航有功,不辭勞苦提拔第三世界後起之秀,台灣評審團對海外僑胞的呵護,多少有種苦鳳鶯憐況味,天注定嶺南武術大師無緣領風騷,雛鳳雖然未必清於老鳳聲,形勢卻肯定比人強。此片寫情確有一手,但電影感接近零,風格更加欠奉,藝術水平和數年前大賣特賣的《海角七號》半斤八両。社會研究家難免將沒有特色當作新加坡特色,歸納為李氏王朝政策的成果,趁機替「亞洲瑞士」把脈診斷,食字獸則奇怪不論中文和英文,片名都不點題,不是說雙語教育培訓出中英俱佳的優才麼,怎麼反而令人覺得兩頭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