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轉型不易

H&M:轉型不易

面對思捷等多個時裝品牌,均積極轉型加入快速時裝戰場,身為H&M大中華及東南亞地區總經理的Magnus Olsson卻大潑冷水,「我不認為這(同業轉型)是一件易事。」
快速時裝致勝之道在於反應快,就香港H&M而言,每間分店平均3日即有新貨上架,旗艦店更是每日到貨,力保顧客新鮮感。Olsson接受專訪時強調,公司時尚觸角敏銳,往往能以合理價錢推陳出新,新手想挑戰快速時裝界巨人,談何容易。
Olsson指出,為了令消費者有驚喜,不時與各大時裝寶號大搞crossover。事實上,「平賣名牌衫」一向為H&M其中一項必殺技,利用名人效應掀起話題,最新就與法國名設計師Isabel Marant合作。

香港H&M每間分店平均3日即有新貨上架,旗艦店更是每日到貨。

攻內地 引入更多副線

其他品牌才剛改革,H&M已經上岸,並早於2007年內地插旗。至8月底止,中港分店數目達170間。單計上季,已增開22間分店,擴張速度冠絕H&M其他市場。
內地經濟放緩,H&M未有意欲放慢攻華步伐,反要趁新對手未坐大時加快擴張。Olsson不諱言:「內地客戶非常具時尚觸角。」他對內地業務前景仍然樂觀,又指未見銷售放慢迹象,目前在華市佔率極低,來年將於中國增聘1,000人,開店速度亦繼續跑贏集團整體。
為擴闊客戶層面,公司計劃將更多副線如Cheap Monday、H&M Home引入中港,惟Olsson未有透露時間;至於旗下運動服飾系列將於來年春季全球上架。
瑞典上市之H&M,截至8月底止首三季業績後,因中國業務表現強勁,股價曾於9月底創上市新高。惟往後銷售數據遜預期,上周公佈10月整體同店銷售只增長1%,股價自高位反覆回落近半成。問及中港最近兩月銷售表現時,Olsson只願透露,滿意由其打骰之市場表現。

H&M大中華及東南亞地區總經理 Magnus Olsson

租金太貴 嘆靚舖難爭

快速時裝市場競爭激烈,H&M與Zara兩大巨頭,早已鬥得難分難解。部份更為求成功打入香港市場,食盡自由行龐大消費力,不惜以天價租金搶舖。屹立中環六年之中環H&M,亦傳是因不敵貴租而執笠,現已由Zara頂租。
對於中環首間駐港分店結業,Olsson慨嘆香港「靚舖」難爭,但香港仍有吸引力,會繼續在港擴充,亦計劃在港島區加開分店,但目前未能多作透露。
至今,H&M於港鳥區僅得太古城1間分店,最近雖租用銅鑼灣名店坊舖位,但僅用作「快閃店」(Pop-up store),只屬短期租約。

客戶群廣 囊括老中青

【其門如市】
H&M之目標客戶群組可算是「大包圍」,由男女裝,至青少年、童裝統統均有提供,Olsson表示「即使是新生嬰兒,我們也有專屬的服飾系列。」

價錢合理質料差

自2007年打入香港,由於以平價服飾為主,加上款式多,因此港人對此品牌甚為受落。至今共有12間分店,主要集中於九龍區。記者上周到尖沙嘴旗艦店觀察,閒日下午近3時亦人流如鯽,短短10分鐘內,已有超過170人進出正門,與位於海港城內之Zara人數相若,客路包括老中青,亦涵蓋中港兩地及外國客。
港人陳小姐坦言,經常到H&M掃童裝,「款簡單呀嘛,二來小朋友有時唔肯試衫,買番去如果唔啱可以退錢,雖然Zara都可以,但貴啲,買畀小朋友唔使咁貴。」另外,港人趙太及來自深圳的何小姐亦不約而同表示,認為H&M童裝價錢合理,因此亦不時到該品牌「入貨」。
然而,在約10個街訪中,幾乎全部受訪者均認為,雖然H&M價錢相對其他品牌平,不過用料卻為三間中最差。趙太表示:「如果買畀小朋友,諗住着一季就算,咁會買H&M;但如果GAP減價,一定揀GAP。」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