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患者著書抗歧視

愛滋患者著書抗歧視

【本報訊】「誤解比疾病本身更令人痛苦」。由愛滋病感染者及其伴侶和家人親述的真實著作《猜情尋:我們的二三事》,作者細V昨現身城市大學出席分享會,她於07年確診染病,盼透過自身和他人的經歷,讓公眾了解感染者的恐懼壓抑和社會的歧視傷害,鼓勵病患者樂觀面對人生。

「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

「從來冇諗過HIV同我咁近」。細V鼓起勇氣分享,憶述當年有固定伴侶,因服用避孕丸,故沒使用避孕套進行性行為,漠視風險,結果被伴侶傳染,「想同年輕人分享,唔好好似我咁無知」。感染六年,她已視愛滋病為生命一部份,「最重要係繼續我嘅人生,推動社區工作,令更多人認識同接納愛滋病患者」。
這書鼓勵了兩名感染者寫下他們的經歷,上月底她到北京出席分享會,「如果我都接受唔到自己,點叫其他人接受我呢?」其中一患者Duncan,曾有嚴重抑鬱症並多次嘗試自殺,患病後反而更珍惜生命,「醫好我咁多年嘅精神病」。他坦言要鼓勵患者站出來很困難,因害怕負面標籤,他也未能說服自己上鏡面對公眾,「有屋企人負擔,我行出嚟佢哋可能冇咗份工作」。
出席分享會的平機會主席周一嶽說,要完全消除社會歧視仍漫漫長路,近年也有染病醫生疑受壓自殺。他籲各界放下歧視,「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他佩服細V和Duncan樂觀面對病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特別預防計劃黃加慶醫生說,香港跟其他地方都面對挑戰,呈報和感染個案上升;多年來社會對愛滋病帶有負面標籤,應加強公眾教育,讓社會和諧共融。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