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明年9月入學的幼稚園幼兒班現報名潮,教育局昨舉行首場講座,介紹大埔及北區統一收生流程,有雙非家長「大包圍」報16所本港幼稚園仍全落空,轟港府放棄內地港童。當局指幼稚園收生與小學統一派位不同,不保證人人有學額。
記者:彭美芳
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新界)容寶樹及北區教育局官員,昨日到粉嶺參加首場(共16場)的「大埔及北區幼稚園統一收生安排」家長簡介會,約150名家長參加,包括港人及內地家長。自稱「雙非蝗蟲」的深圳家長,為兒子報讀本港16所幼稚園,僅兩校提供候補位。他指兒子表現優秀,能分辨扇形、橢圓形等圖案,竟然落選,他或會返回內地讀書,他以普通話質疑「是政府不要我家小孩」。
「唔好搞到港人冇位讀」
報讀了15所幼稚園的雙非家長李太,為兒子排了4個通宵,終獲一校取錄,講座後決定註冊,不作他選。
粉嶺居住的港人吳先生,已替女兒申請3所學校,全為候補,他在今年7月才開始申請,後悔起步太遲。育有5名子女的港人黃小姐指,去年因經濟困難,放棄為孻兒報讀N班(兩歲班/預備班),導致今年面對強大競爭,她建議教育局在深圳開設專供雙非入學的學校,「唔好搞到香港人冇位讀」。
容寶樹指,今年幼稚園統一收生安排,不等同小學的統一派位安排,「目前嚟講,幼稚園依然係家長嘅自行選擇,喺今天嘅資源分配情況下,我哋無令到或者做到,確保每個小朋友必須要喺三歲時候,入讀K1、K2、K3」。
北區、大埔幼稚園參加統一收生新機制,已獲幼稚園通知取錄的家長,可在12月11至14日到學校登記,到明年1月10至13日註冊。在候補隊伍上或未有學位的學童,家長則要等到明年1月中,才可向教育局查詢。
跟進北區學額問題的民主黨總幹事林卓廷,對教育局不能保證一人一學位認為當局嚴重失職,瞞騙家長。教育局解釋,根據當局現時掌握的數字,大埔、北區幼稚園學額供求大致平衡,需求可滿足港童及跨境童,最終達至一人一學位效果。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