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坡與雷Sir(Ⅱ) - 鄧達智

雷坡與雷Sir(Ⅱ) - 鄧達智

坡叔雷坡及陳耀紅同時發出撰文邀請,讓人生多走小道分支,自毫無心理準備至寫稿治療青澀年華起伏心理;成效顯著!
相比練瑜伽,修禪道,透善舉,習氣功,躺下讓心理醫生聽閣下發噏風……等等求取心理平衡活動更顯著。以為畫畫?也肯定藉它散發的精神療效,誰知一起偶然;一切緣定,它來了留下了伴隨半生,梳理心性賽過朱砂天麻豬腦花旗參。
不覺為明周撰文時裝數年,坡叔喜與後輩夜話聊天,某個明報大廈夜深再提舊事;「相信我們曾經見過……」
「新界長大……加拿大繼續高中課程前,就讀那所中學?」
自少新界村校,除非唸法文位於窩打老道法國文化協會算進去。新墟青山灣畔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當年發展新市鎮取回歷史舊名「屯門」,之前叫青山新墟,不覺母校慶祝50年,屯門巨變真箇桑海滄田!)
坡叔微笑:可有一位雷姓老師?
有!中三,中四教生物除印度籍Mr. Ravi,跟同學打成一片年青雷Sir,雷偉彬。
疑圈打開了……
Agnes陳美齡姐姐當年為麗的電視抱着木吉他介紹港九不同中學,新界就我們一家,熟悉的校園留下了與她共唱《Circle Game》不單止;還有非常前衛曾辦捐贈善款便服日,都曾被當年唯一週刊《明周》報導,山卡拉學校背後何來傳媒關係?
就是雷Sir背後大哥雷坡!
至此仍未解我們如何得遇?
某年暑假多倫多,飯後無聊夜街溜達,街角碰個正着重逢當時重返校園深造雷Sir,到外面尤其加拿大繼續學業何福堂書友非常眾,得聞頗受歡迎雷Sir也在,曾亦常交往。次年回家暑假,那些年自市區回新界元朗路好長;身在港島需坐油麻地小輪過海佐敦道碼頭轉九巴16號或小巴(經沿海青山公路),26號(經荃灣上荃錦公路經大帽山),路途遙遠足瞓三覺。經佐敦道行至九巴總站,需路過元祖「大家樂」上鐵橋下鐵橋爾達。白T恤白牛仔褲白布鞋長頭髮的我橋上,又遇雷Sir並旁邊微笑男士;也曾介紹握手過,片面若此…竟然造就日後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