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需脂肪酸」指亞油酸、亞麻酸、油酸和飽和脂肪酸。含亞麻酸最高的油是亞麻籽油、紫蘇油,亞麻酸是大腦細胞的黃金,如體內缺乏亞麻酸,皮膚循環代謝變差,出現乾燥、甩皮、濕疹、傷口難以癒合等問題。含油酸最高的油有野山茶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大麻籽油中亞油酸含57.7%;母乳是出生4至6個月嬰兒的主要營養來源,母乳中含有亞油酸,亞油酸可幫助嬰兒生長發育,如果缺乏亞油酸,嬰兒會出現濕疹,以及毛髮稀疏等發育不良症狀。野山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比橄欖油高達90%以上,油酸達到80%至83%。在提供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中,橄欖油最多人熟悉並用得最多,認為在哪方面都優於其他油脂,但原來橄欖油提供的脂肪酸屬於「非必需」脂肪酸,也就是人體可以自己製造,不必另外補充。 牛油(不是人工牛油)提供的是飽和脂肪酸,很多人一聽見「飽和脂肪酸」就以為是敵人,其實純牛油「容易消化,不會轉變成儲存性的脂肪」;同樣提供飽和脂肪酸的還有偉大的椰子油,含大量飽和脂肪酸,比例約為90%,它同樣「容易消化,不會轉變成儲存性的脂肪」。
這樣家中應該有甚麼油已經有結論:這些油中既可以炒菜,又可以涼拌的只有野山茶油,同時,每天服用亞麻籽油、大麻籽油、椰子油各一湯匙,可以混在食物中,不同油脂營養優勢各不相同,長期交替使用,便是健康的開始。如果同時減少肉類脂肪,和服用卵磷脂幫助油類乳化,便有助身體健康地瘦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