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打工仔每朝都趕返工,容易將早餐略過,或隨便吃個包、飲罐裝咖啡當一餐,忽視一個健康早餐的重要。營養師指出,吃早餐有助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是肥胖的剋星;也可加快腦部「轉數」,是不可缺少的一餐。早餐應有全穀類、蛋白質、高鈣食物及油份,才可維持身體每朝所需。
記者:梁麗兒
註冊營養師林思為(圖)引述英美研究,確認兒童每天吃早餐,智力、集中力、分析力及手腦協調等也表現較佳,並令腦部反應加快。吃早餐也可以提升新陳代謝,有助控制肥胖。如早餐的食量足夠及營養豐富,午餐也會傾向選擇較健康的食物,如早餐「唔夠飽」,未到午餐已感到肚餓,容易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譬如早上8時吃了一個唔夠飽的早餐,約中午12時已感肚餓,午餐容易選擇肉扒等較高脂肪食物。
熱量介乎300至400卡路里
何謂一份健康早餐?早餐熱量應介乎300至400卡路里,並包含不同的營養,包括全穀類食物如麥皮、全麥麵飽、穀麥等含纖維食物;優質蛋白質如低脂芝士、吞拿魚、雞蛋或雞肉等,可延遲消化,「冇咁快肚餓」,也不能忽略高鈣食物,包括加鈣豆漿、低脂奶或乳酪。早餐有適量油份對身體有益,並能延遲肚餓,如花生醬或由橄欖與芥花籽油造成的牛油等。
不少市民以無時間為踢走早餐的藉口,習慣後更誤以為不吃早餐無損健康。林思為表示,早上缺乏能量,會較易感到疲累、無精神工作,長遠也會容易生病。但若隨便吃早餐,如一個麵包加咖啡,缺乏營養也會很快肚餓;也有煙民以吸煙及飲齋啡當早餐,同樣不健康。她說揀錯早餐也有問題,常見為到茶餐廳,吃餐蛋公仔麵及飲凍奶茶,不但高卡路里,更缺乏纖維及鈣質等營養。
林思為表示,曾有一名41歲女行政人員,因工作壓力沉重,經常食無定時,平日工時長及常出外公幹,求助時有頭痛、便秘及胃酸倒流等問題,體重指標(BMI)高達28.7,體重136磅,屬癡肥。細問下發現這名女士飲食惡習多,例如早餐只吃一杯乳酪,午餐吃蛋治,有時更忙到不吃午餐。晚餐只吃肉和菜,不吃飯,消夜則吃薯片、麵包或蛋糕,加一杯檸檬茶,平時不做運動。9年前只有99磅,但產子後及工作壓力加大,開始出現飲食惡習。
這名女士其後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嘗試少食多餐、多飲水及進食多些碳水化合物,配合每周定期運動。雖然體重無大減,但已無胃酸倒流,頭痛及便秘症狀有改善,並感到比過往精神。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