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間,一位康文署的好友提起,幾星期前我寫高士威球場的不濟,令灣仔區負責管理場地的前線人員感到委屈。明白,努力之餘,還感覺被人誤解的話,的確不好受。
不過,我討論球場問題,從來都明白關鍵不在前線。草地情況差,問題源於球場太短缺,以致使用量太大,即使有再好的工作人員,都不可能叫綠草常青。
搞好香港足球,我相信要由球場入手,因為球場是大部份問題的起點,比賽場地要好、代表隊訓練環境要好、青訓工作亦需要場地作訓練和比賽。將軍澳的足球訓練中心,由建造到經營,都是個大挑戰。發展堆填區,未知數很多,加上交通不便,他日落成營運,條數點計呢?更何況,即使馬上動工,亦不是三朝兩日可以完成的事。
香港足球改革,不能只等待將軍澳訓練中心,要增加球場數目,其實仍然有可以動腦筋的空間。香港山多,配合分區供水的需要,港九新界其實有不少配水庫,由於水庫上蓋不能建樓房,場地一般都會用作康樂或公園用途,其實做球場亦是好選擇,何文田配水庫現時就有兩個足球場。
當然,不是每個配水庫都交通便捷、地平廣闊,而且為保護下面的食水,上蓋建球場甚至不一定可以有浴室、廁所。但這類場地,如果只用於球會或者地區訓練用途的話,只要草地質素好,其他設施是可以「將就」的;設施不齊全亦正好調節場地的使用量,不想使用公帑,也可以讓球會或有關機構租用這類土地,自己投資、自己負責。
只有多一點球場,才有條件講草地保養;只有多一點球場,才可以講訓練質素。要香港足球從浴火中重生,就必須一點一滴都不放過。
李德能
有線足球評述員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