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每年四萬幾香港人難得「好死」,醫療資源短缺是個大問題。香港靈實護養院首創終老院舍計劃時,政府曾發信警告要調查靈實有否牴觸法例,後來不了了之。但靈實推出計劃後無法加聘人手,全靠員工自願額外付出;例如有院友離世時,兩位駐院醫生常半夜也要on call來簽死因證明,13年來12.5%逝世院友(約90人)在院內過身。
這計劃通常由醫護人員選身體狀況穩定、或再入院都無額外益處的長者,向家屬提議參加,亦有家屬或長者不想再在醫院折騰主動提出;但遇上如突然氣喘、骨折、其他可逆轉的毛病,入醫院益處大,仍會送院。據院方統計,沒參與這計劃的長者,臨終最後30日的入院日數平均為16日,而參加者則是1.3日,以公立醫院每張病床日均成本2,847元計,每名終老院舍的長者就為醫療體系節省了四萬元。食衞局回應指只重申醫管局轄下有舒緩治療服務,未有正面回應會否發展環境更佳的終老療養院或資助相關機構。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