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筒逾100分貝音量狂轟從事娛樂業耳仔易出事四成人聽力受損

耳筒逾100分貝音量狂轟
從事娛樂業耳仔易出事
四成人聽力受損

【本報訊】中文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娛樂業近四成員工因工作噪音致聽力受損,比飲食業的兩成三更高;其中需佩戴耳筒工作的更屬高危一族,大部份在超過100分貝下工作,遠高於勞工處的上限85分貝。多媒體創作人卓韻芝和電視、電台主持阿Bob,均自覺聽力可能比常人差,慨嘆行內「從來冇人提點話要小心」。
記者:龔蕙芝

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今年8月發表研究報告,測試了1,670名從事飲食業(中式酒樓)及娛樂業人士聽力受損程度;娛樂業包括於電台、電視台、康文署舞台或卡拉OK工作者。

比飲食業高兩成三

結果發現,飲食業以主廚的噪音暴露量(以八小時計)最高,達95分貝;娛樂業最高則達102分貝,需佩戴耳筒工作的節目製作人員屬聽覺高危一族,相關人員中,以主持烽煙節目的110分貝最高,綜藝、清談、流行音樂節目,也達101至105分貝。
此外,娛樂業有38.6%人員測出聽力受損,比飲食業的23.7%更高,受影響者多入職超過五年;不過,研究並未排除年長以外的其他因素影響。
負責今次研究的教授余德新說:「呢次驗出有聽力損傷嘅人,佢哋自己都唔知,因為受影響嘅係高頻聲音,暫時未影響日常溝通。」但若情況持續,聽力會一路轉差。他補充,國際有關娛樂業的資料非常有限。
以工業安全標準計,工人在85分貝下不可逗留多於8小時,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漢威指,聲浪每加3分貝,可逗留時間減半,即88分貝可逗留最多4小時,100分貝則只可逗留15分鐘。

曾為電台、電視主持的卓韻芝,近月為執導的電影做後期製作,「有一個月每日11個鐘留喺隔音房做配樂同聲效,要將音量推到好大聲,每次做完都有胸口作悶同耳鳴,覺得周圍嘅聲音都好細聲」,她說:「不斷叫人大聲啲講嘢,係好影響人際關係。」近期她做棟篤笑綵排,連調音師都說,「已經校到最大聲」。起初她以為是耳道阻塞,但醫生檢查後卻告誡她要注意聽力受損。
卓韻芝說:「從來冇人提點話要小心!最慘好多時唔止朝九晚五嘅工作,係非常長時間!」行內從無人關注這是「工業噪音」,她也沒意識到聽力一旦受損便難以復原,「𠵱家希望訓練返聽聲音嘅敏感度」。藝人阿Bob林盛斌,已從事電台主持10年,他自覺「耳仔嘅聽力可能比一般正常人差少少,要大聲啲先清楚」;間中亦有耳鳴情況,「養成壞習慣鍾意校到好大聲,久而久之要越大聲先得」。他知悉調查結果後,說以後要「諗一諗」,盡量調細音量來保護聽覺。
去年搖滾樂手黃貫中也自揭「職業病」,右耳僅餘七成聽力。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