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署送禮新指引:年報做紀念品

行政署送禮新指引:年報做紀念品

【記者呂焯均報道】審計署揭前廉政專員湯顯明酬酢亂花公帑,行政署近日發出政府部門送禮新指引草擬稿,諮詢各部門,訂明政府部門盡量不要送禮,就算因禮節性需要而送禮,也應送贈部門的年報等。有高官私下稱指引原則上政治正確,但內容不切實際,「外交或國際活動互送紀念物品係禮儀,香港送年報畀人,會好兀突、失禮」。
貪湯事件爆出後,廉署5月發出廉署人員離港外訪的備忘和進一步指引,其中廉署人員送紀念品只限送印有廉署標誌的紀念品。政府行政署參考廉署的送禮安排,制訂一份政策局和部門送禮指引草擬稿,諮詢各政府部門意見。
行政署的指引草稿以環保及避免浪費名義提出,表示政策局及部門為節約原則及維護廉潔,在官式活動應避免致送禮物,免引起公眾不良印象。草稿又指出,可能有些場合,如外交禮儀,確實難以避免送禮物或紀念品,指引列舉例子如政府新聞處贊助的活動,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主辦的聯絡活動,分區民政事務處的選民登記活動等。

高官稱感覺寒酸

政策局和部門外訪前,應先通知對方有關港府設定的綠色環保政策,如無法避免要交換禮物,不應昂貴或鋪張,應送贈刻上特區政府或部門標誌的紀念品,包括部門的年報或硬碟,或其他可表達部門工作的紀念物品。送紀念品數量應只是每個機構一份。指引又列明,各政策局和部門可根據本身的情況,再制訂內部的指引。
有高官私下稱,行政署其實不需以環保作藉口草擬新指引,而提出的建議亦不可行,基本上照抄廉署人員的新指引,但兩者不同,廉署指引是規範屬下的人員,個人外訪是不應送禮或收禮,但行政署指引是規範部門,部門名義的外訪,很多時是有互換紀念品的實際需要。
高官又說,在交換禮物時送年報或硬碟,會令人感覺寒酸。況且,送禮是部門對部門,港府清一色送年報和硬碟,對方可能已收過大堆港府年報和硬碟,「有冇人有興趣揭嚟睇?咁仲浪費」。現時有些部門已過度敏感,凡收到來訪客人的禮物,除非確定十分廉價,否則一律退回。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