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環和平紀念碑和薄扶林道伯大尼修院,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被列為法定古蹟,政府昨日刊憲。成為法定古蹟後,當局可阻止任何人對之作改動,或就改動加設限制條件,以保護古蹟;兩項建築俱為政府擁有。迄今,本港共有103項法定古蹟。
中環和平紀念碑建於1923年,是首座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難者正式建造的紀念碑。碑上最初刻有「The Glorious Dead」的字樣和戰事年份;其後先後刻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年份和「英魂不朽 浩氣長存」,以示紀念兩次戰役所有死難者。紀念碑頂部為一長方形石棺,上面飾有石製花圈。屬古典復興建築風格,看似簡約,實採用了古典主義建築優美典雅的風格。
伯大尼修院於1875年由法國外方傳道會興建,是其在東亞首間為罹患熱帶疾病的傳教士而設的療養院。於1974年售予香港置地公司,其後由政府接管,2002年將之與毗連的舊牛奶公司牛棚(二級歷史建築)一併租予演藝學院改建為校舍。修院主要由小教堂、療養院和僱工區三部份組成,具新哥德式建築風格,以美輪美奐的小教堂最具特色。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