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戲】隔周六刊
「若要選一個兒時最喜愛的電視或卡通人物,你會想到誰?」這個工作坊希望透過藝術媒介加深自我了解的成年人,透過戲劇扮演,投入不同處境去發掘人物的特質。
自怨自艾難走出陰霾
有人選唐老鴨這角色去闡述一個故事:維港吹氣巨鴨的出現,令唐老鴨非常妒忌,並開始自我懷疑。幸而在失落時,一位遊客認出了他,邀他合照,他才重拾自信。我問觀眾:「現實中有甚麼人會像唐老鴨般出現身份危機?」有人說是事業有成的中年人。我再問唐老鴨:「其實你是家傳戶曉的人物,在人們心目中有一定位置,為何巨鴨會帶來威脅?」「因為長江後浪推前浪,擔心自己追不上時代。」「那麼劇情的轉捩點是甚麼?」觀眾說:「遊客認出了他。」我問:「那似乎說,有時我們須倚仗外力才獲得自我肯定的機會。可是,當事人自己的角色豈不是挺被動?」有人說:「也不能這麼說,若唐老鴨只懂自怨自艾,把自己關閉起來,就不會遇上遊客。契機能夠出現,某程度上也需要他願意走出去。」
童年鍾愛的電視人物,或多或少可能投射創作者的個人特質,其遭遇或許反映自身某些處境。故事具隱喻特性,由個人經驗啟動,帶給小組,然後透過集體賦予意義的過程,帶來生活反思。
撰文:香港藝術學院高級講師/課程統籌(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陳玉蘭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足本收睇《亂噏24》x張家輝;宅男女神謝安琪隆重登場!
周一至周五《亂噏24》約定你: http://bit.ly/appletalk24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