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人口報告,徵詢意見,林奮強嘅「香港黃金五十」又出報告講及本港人口趨勢,在十一月十二日向傳媒演述政府份人口報告無甚具體建議,主要係諮詢市民,無可無不可。「黃金五十」份報告就特別針對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提出解決辦法,不過呢啲辦法可能幾惹火,雖是良藥,但民望奇低嘅梁振英政府,有冇勇氣接納,有好大疑問箒。
根據林奮強屬下嘅「香港黃金五十」嘅80後研究員找到嘅資料,香港人之年齡中位數係42.0歲(2013年)、日本人45.9歲、美國人37.4歲、中國人35.4歲,香港人只比以老人眾多見稱嘅日本人年輕三年,而且香港老化得好快,65歲以上人口比例從7%增加至14%嘅時間只需30年,遠低於法國(150年)、瑞典(85年)、美國(65年)、英國(50年)。比香港老化速度更快嘅係南韓與中國,同是25年。這或者是中國最近宣佈改革人口政策,放寬一孩政策嘅宏觀背景。香港人口老化得快,長者佔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即係話兒童人口比例下降,未來勞動人口下跌,香港雖無一孩政策,但新生代之生育率極低,相等於「自願性一孩政策」,況且在1989至1998年間移民離開香港嘅人士高達68萬,大大影響咗香港嘅勞動力與生產力,只能靠外來移民填補,大致上粗略啲講,係走咗一批較為中產有錢嘅人,來了一批較為基層、缺乏儲蓄或甚至需要綜援的人士。香港貧富差距不斷拉闊,政府需要扶貧,這是一個幾大嘅理由。
人口老化,病患必然增加,勞動力下降,不少工作、工種缺人,如何是好?黃金五十提出盡快改革醫療體系,引入知識型人才(未來20年內引最少20萬人),二十年內興建九間新伊利沙伯醫院以擴充醫院病牀,應付老年人所需,更可向菲律賓等年輕人口地區輸入護理人員。至於醫生從何而來,少不了雙管齊下,一是擴充大學醫學院學額,二是效法新加坡,大舉輸入合資格醫生。新界最大醫院威爾斯醫院嚴重缺乏醫生,病人入急症室要輪候26小時先至見到醫生,輸入醫生實在係一個十萬火急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