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難退市(資深媒體人 盧峯) - 盧峯

十年難退市
(資深媒體人 盧峯) - 盧峯

在官場退一步雖算不上海闊天空,但肯定逍遙點、放鬆點,說話也少了官腔多了趣味。說的是競逐美國聯儲局主席失敗的前美國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這位先生失落了全球最有權力央行行長寶座後沒有變得頹唐,依然活躍非常。本月初他參加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年度經濟論壇,一方面向恩師Stanley Fischer致敬,另一方面則為當前的經濟困境把脈。薩默斯的演說約十五分鐘左右,沒有講稿,就像信手拈來及即興發揮般。但演講中提出的觀點及質疑卻有點離經叛道,簡直顛覆當前政府及央行政策及思維,難怪演說曝光後即時在投資界、經濟學界熱議。
薩默斯在演說中提出了對近二十多年來美國經濟走勢的一點觀察,指自從九二年以來聯儲局基本上採取比以前寬鬆的貨幣政策,利率基本上持續下降,到二千年科網泡沫爆破後更開始跌至一厘或以下的水平,其後房地產泡沫也基本上由這些極寬鬆貨幣政策而來。接着的話才是重點,他指超低息環境理應令美國經濟過熱,失業率大跌,通脹大幅攀升,最終迫令聯儲局收水及加息。但是,這些預期的事沒有發生。美國通脹率在超低息環境下始終處於低水平,經濟情況也不過普普通通,失業率沒有回落到4%的全民就業水平。金融海嘯後,利率降至零息,還有QE 123的大規模放水計劃,但疲弱的經濟始終沒有起色,五年過去失業率仍在百分之七以上,投資、消費仍沒有復蘇,連房地產市場也只稍稍從谷底回升,看不到任何熱火朝天的迹象。
基于这样的情况,薩默斯提出幾個問題。其一是為甚麼低息以至零息都未能令美國經濟回到正常的通脹及就業水平;其二是零息及超低息環境是否已變成美國的「正常情況」;其三是通縮是否已成為美國的宿命。薩默斯這幾個問題不算複雜,但基本上跟當前各國財金官員及央行行長的政策理念背道而馳。
從金融海嘯開始,財金官員及央行行長大力採取特殊的刺激經濟措施及貨幣政策,希望扭轉乾坤,令經濟逐步回復正常,然後政府逐步退市。但對薩默斯來說,在四海昇平沒有危機的年代,美國經濟也得靠地產泡沫及低息才能保持平穩,保住泡沫需求不致下跌;到危機來襲後即使加碼放水也未能令經濟回到先前普普通通的水平,更不要說像九十年代末那樣的好景。從這樣的處境來看,美國經濟本身顯然處於長期停滯以至緩慢收縮的軌迹,必須倚靠外力包括聯儲局放水及大規模軍事行動才勉強撐住經濟不致衰退。當奧巴馬收縮軍事行動再加上金融海嘯,美國經濟便像死火的老爺車那樣,很難「撻着」,即使勉強「撻着」也隨時再死火。
按薩默斯的邏輯推論,當前的超低息環境及大幅放水根本不是甚麼特殊的措施,根本不是一時的救急方案,而是新的「正常」狀態及必要的長期措施。一旦少了這些額外資金,美國經濟不但不會自行復蘇,反而會逐步陰乾收縮,半死不活,就像過去二十年的日本那樣。換言之,聯儲局想退市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實情是零息環境可能維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根本不存在退市可能。
薩默斯是非常有份量的經濟學者,了解政府財金政策的運作,也沒有求官打算,這番話反映的是他真正的憂慮。若美國真的像薩默斯所言長期處於零息狀態,對全球金融市場、新興經濟體以至小投資者都有重大影響,大家很值得花點時間上YouTube聽聽他這篇演說。

盧峯
資深媒體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