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陰霾下的一天出發,不僅指商台李慧玲被調走令《晴朗》不再晴朗,更是整個香港陰霾密佈。如練乙錚在《信報》所言,李慧玲事件不是第一次,鄭經翰、黃毓民封咪也不是第一次。在英殖時期,練乙錚就曾有過這類經歷。今次李慧玲被調至黃昏節目,更是「英殖手法的加強版」。
為甚麼一向推崇去殖的政府,會用殖民時代的管治手段對付異見傳媒?如果說一國兩制只是殖民地換了宗主國,所以管治手段依舊獨裁,還說得過去。然而《基本法》列明特區政府享有高度自治,除外交、防務由北京和解放軍負責外,立法權、司法權和政府的管治,實際上都與北京無關。特區政府重執英殖時期政府對付傳媒的手法,不只是一種倒退,更加是斷送了香港的自治權利,錯把一國兩制和主權移交理解成「換了宗主國」。
03、04年,商台兩大名嘴封咪。有指是由於商台為求續牌而主動配合政府,鄭經翰和黃毓民亦曾經收到連串恐嚇。當年董建華政府滿佈隱憂,SARS和政府強推廿三條導致社會積累大量民怨,終於在七一爆發。傳媒在事件中的角色,及遊行本身,實際是協助管治威信薄弱的政府疏導累積已久的民怨。今日的梁振英政府,隱憂不亞董建華時代。梁振英上任第一日的遊行、去年發生的反國教遊行、元旦遊行,今年狂風暴雨下的六四集會和七一遊行,到上月發生的香港電視發牌事件,參與人數均數以萬計。在無自然災害、經濟崩潰的情況下可以逼出這麼一群政治冷感的經濟動物,民怨會比03、04年少嗎?商台將經常叫人上街的李慧玲被調走,民怨累積只怕會超越當年。
董建華尚會腳痛下台,梁振英卻以樹敵為樂,抱迎難而上的決心與民意「對着幹」。政府一意孤行,拒絕發牌予港視,還拉出行會保密、司法覆核、商業秘密為擋箭牌,完全扭曲了行會運作和司法制度。近日還要拉出陪審團制度來作比喻,又指不會叫立法會民意低的議員辭職,曲解整個陪審團制度和立法會民意授權的代表性。立法會不算功能組別,最低票數當選的直選議員王國興都有27,336票,一個手持689票的人,如非詞窮理屈,又怎可能說出這此荒謬的話?
梁振英在經歷數次集會後,仍繼續用一連串的「偽術」解釋整件事,還歸咎於市民不了解發牌事件和行會運作,是市民被人誤導,是傳媒誇大了整件事,完美示範了「眾人皆醒我獨醉」的狀態。
范克
自由撰稿人
有料放?想收料?入嚟【蘋果互動】啦!
【蘋果互動】是蘋果日報與讀者緊密互動、放料及收料的聚腳地。
http://fb.com/AppleDailyExchange